资金融通还包括信用体系建设,为此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面临低增长与高债务并存的局面,各国货币政策分化。美国退出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而欧洲3月刚刚推出QE,日本更是在加力实施“QQE”,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分化使得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贾晋京分析称,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化,曾主导人类历史进程。当代的世界治理和经贸框架,以西方七国集团(G7)、美元流通体制为标志,实际上根基于“跨大西洋体系”,是海洋贸易基础上的框架。20世纪的世界,可以称为“海洋文明的世纪”,主导世界的文明,来自英国、美国这样的海洋国家。“海洋文明的世纪”为人类带来了当今这个世界,但在这一世界秩序之下,人类也被分在“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中,并且,“边缘国家”的人口占全球大多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这一套体系暴露出了根本缺陷,走上了下坡路,人类文明必须开创新的道路。
国企改革毫无疑问也是效率提升很重要的制度变革,但是国企改革在不同层次,央企和地方国企层面推动力度和节奏,以及思路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我们做一个区分。用核心竞争力的弱周期行业龙头公司,经济不好,企业利润总体不好,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实际上有业绩成长的公司不多,这些业绩成长的公司也许更多的将会跟宏观经济周期弱相关的同时是行业的龙头,这样的企业才能保证业绩的成长。因为它能够有定价权,能够维持利润的稳定,这样的投资标的,在我们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实际上不多,而且甚至是稀缺的。
有人说,监管层将在每个省份各批准设立1家民营银行;有人说,东部省市每个可设3家、西部省区每个可设1家。甚至还有人提出来,中国要有设立1万家民营银行的勇气。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民营银行在区域和数量的限制将可能逐步放开。你身边的民营银行,将越来越多。不管怎么样,真正由民营资本自主发起、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已经降临。他们蹒跚起步,至少可以为民营资本投资提供一个出口,为民营企业融资更多一种选择,为宏观金融体系增加一份色彩。
“所谓"中国向世界输出通缩"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赵锡军说,早在2005年前后,日本正值经济不景气、房地产泡沫膨胀时期,其政府高官便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声称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缩。无独有偶,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同样指责中国价格低廉的出口产品冲击了美国本土市场,导致美国市场、产出及就业受到影响。“这种不从自身经济找原因,反而嫁祸给其他国家的做法,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低迷时的惯用伎俩。”
为什么说“突然”?各国宣布参加亚投行(AIIB)之前,都有一个表示在研究这么个阶段,可是俄罗斯没有。之前从俄罗斯和中国传出的信息没有俄方的任何动向。反而有一些俄罗斯根本就没有考虑,因为想成立自己的欧亚联盟的银行,没有多余的财力等等负面信息。这理由说得还特像回事儿。可是俄罗斯宣布参加亚投行了,显然早已研究好,只是中俄一概不说,两国媒体也不报道。为什么这么保密?
“官再大,在北京都变小了。”过去流行的这句话,现在应该把后面的地名换成“博鳌”啦。15位国家元首、200多位世界500强老总,在博鳌主会区,迎面走来一个人,内心常打着嘀咕,咦,他不是那个那个谁嘛?她不是那谁谁啊?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脑海中不停地打转,眼前应接不暇,这是我今年参加博鳌论坛的第一感受。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000多年前的汉朝,张骞“凿空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600多年前的明朝,郑和扬帆起锚,七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集大成者。陆海两条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与亚洲国家人民,联通贸易,也连结思想、文化与艺术。中国与亚洲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海陆丝绸之路。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化,曾主导人类历史进程。当代的世界治理和经贸框架,以西方七国集团(G7)、美元流通体制为标志,实际上根基于“跨大西洋体系”,是海洋贸易基础上的框架。20世纪的世界,可以称为“海洋文明的世纪”,主导世界的文明,来自英国、美国这样的海洋国家。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新常态、新金融、新财富,我简单概括一下,新财富时代有五大特点:第一是创新创业时代,第二是多元化投资时代,第三是国际化投资时代,第四是对冲投资时代,第五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
伊朗是沙特的宿敌。本来,北方的伊朗已经让沙特应付不暇。现在,南方的也门如果被与伊朗同宗的势力控制,就对沙特构成了战略夹击。也门的地理位置极端敏感。她扼守曼德海峡,向西北可通过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向东可通过亚丁湾进入印度洋,是全球核心的贸易通道和战略通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且又是在如此敏感的地方。因此,沙特必须在此时出手。
对李光耀生前身后的评价都侧重其“威权”政治,或者他对“儒家价值观”的信奉。但从专业的经济角度看,新加坡到底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轰动”的成功?很显然这才是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最休戚相关的。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能够达到新加坡的水平,即超过美国,那么起码在经济发展这一点上,“中国梦”就相当圆满了。那么,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能给中国和其他国家上一堂什么样的课呢?
所谓中国的全面崛起,是以“四个全面”为执政理念的中国,赢得世界认可。为何这么说呢?一,华为是民营企业,不是西方指责的国企以“不公平待遇”赢得国外市场;二,华为是高新技术公司,“中国靠模仿而崛起”的说法不攻自破;三,华为是靠国际市场运作赢得国际认可的,打消了西方对中国不守规则、不公平崛起的疑虑。英国电信、维珍媒体等英国主要电信通讯公司,事实上都已使用华为公司的产品,这是华为公司最终获得英国官方安全认可的基础。华为公司成功走出去,无疑也会推动中国更多民营企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日本料到了韩国最终会宣布参加,但韩国的声明还是在日本引起了震荡。日媒广泛报道了韩国声明中讲的想出头天的那些词语,日本人何尝不想出头天呀。日本曾经干到了世界老二,可一直被美国压着当跟班。日媒又盯住了韩国声明中讲到的“韩国有丰富的建筑、通信、交通等基建方面的经验”,说中韩联合会使日本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等等。中国人熟悉的那位石原慎太郎,他的大儿子、自民党议员石原伸晃也在这时发表了讲话,主张日本应该作为创始国加入亚投行。
股市从来都不是只涨不跌的。君不见,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冲高到6124点,一年后便跌落至1665点。市场变幻,风云莫测,从来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当年股指直线下坠的时候,市场上鬼哭狼嚎,股民们魂飞魄散,“市胆率”、“市疯率”恐怕也变成了“市鬼率”、“市魂率”。
3月20日日本经济界“党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社论,题为:“要积极参与中国主导的AIIB(亚投行)”,开宗明义呼吁:一个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在内的有世界各国广泛参加的国际金融机构在亚洲诞生已成定局,亚洲国家日本不可能继续视而不见。
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实,中国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立足自身实践基础上,实现更加开放、包容、多元。但“国际化、标准化”的提法并不意味着:要把西方经济学当做普世科学一样对待。有人甚至认为:对西方经济学,必须毫无疑问地相信它、学习它,就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不折不扣地贯彻它、实践它,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蒙昧主义。
从去年7月份至今, A股经历了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上证综指上涨幅度将近80%。春节后,上证飞速上涨了500点。各机构也纷纷抛出“大牛市”、“万点论”,散户更是跑步入场,并在上周创出开户新高。
个人外汇取现和汇款,涉及资本流动,向来是资本管制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居民每人每年的外汇取现额为人民币买外币或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不超过等值各5万美元的额度。同样,个人外汇汇款,只要是在进出口、海淘、出国旅游、购买服务、侨汇、养老金、投资的利息红利收入等经常项目下发生的交易,都可以进行外汇汇款。目前中国资本账户不可兑换项目有3项,主要集中于非居民参与国内货币市场、集体投资类证券和衍生工具的出售和发行;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交易、股票市场交易、房地产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