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董希淼:民营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董希淼:民营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15-03-31 作者: 董希淼 

有人说,监管层将在每个省份各批准设立1家民营银行;有人说,东部省市每个可设3家、西部省区每个可设1家。甚至还有人提出来,中国要有设立1万家民营银行的勇气。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民营银行在区域和数量的限制将可能逐步放开。你身边的民营银行,将越来越多。不管怎么样,真正由民营资本自主发起、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已经降临。他们蹒跚起步,至少可以为民营资本投资提供一个出口,为民营企业融资更多一种选择,为宏观金融体系增加一份色彩。

  本文刊载于3月30日新华网首页。

 

  作者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3月30日新华网。


  在这一批“奉旨设立” 的民营银行试点之后,监管部门将会认真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民营银行发起设立的流程可能会更方便快捷。今后,民营银行的诞生,可能只需要经历“三关”。

 

  3月26日,春光明媚。浙江省首家纯民营银行---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开业了。这也是全国第一家正式对外开门营业的民营银行。

 

  在全国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中,温州民商银行第三家获得开业批复。虽然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在更早时间获准开业,但都还在试营业之中,所以温州民商银行出其不意地抢了个“正式营业”头彩。

 

  应该说,这批民营银行是“奉旨设立”的。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纯民营银行的诞生打开了广阔空间。

 

  那么,民营银行又是怎样从文件走到现实的呢?以温州民商银行为例,首批民营银行从准备方案到正式开业,大致上需要走过这么“六步曲”:

 

  第一步:准备方案。2013年10月23日,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温州金融改革”通气会上透露,温州制定了民资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详细方案,已经上报相关部门。

 

  第二步:进入试点。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民营资本共同参与发起首批5家民营银行,将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四个省市开展试点。

 

  第三步:开始筹建。2014年7月25日,银监会发出《关于筹建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筹建温州民商银行,正泰集团和浙江华峰氨纶公司为主发起人。

 

  第四步:正式创立。2015年1月19日,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明确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发起时均为法人股,不设自然人股,共13个股东。

 

  第五步:获准开业。2015年3月20日,浙江银监局发出《关于温州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批准温州民商银行开业,并核准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六步:对外营业。2015年3月26日,举行开业仪式,获颁金融许可证,向温州龙湾区(高新区)授信10亿元,为一家小微企业发放一笔30万元的信用贷款。

 

  3月5日,就有关民营银行问题,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称,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不设数量目标,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由此可见,在这一批试点之后,监管部门将会认真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民营银行发起设立的流程可能会更方便快捷。今后,民营银行的诞生,可能只需要经历“三关”,即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首先是准备阶段。

 

  有意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地区,与监管层进行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在获得首肯的前提下,由政府金融办牵头,组织本地有意参与的民营企业进行商议,初步明确发起人、出资额等要素。然后,组建筹备组,确定牵头企业,制定筹建的详细方案,向中国银监会上报筹建请示。

 

  在首批5家试点方案中,还确定自担风险的有关安排,发起人承诺自愿接受延伸监管,如股东对客户的存款承担赔付责任。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后,这样的安排应该就不再需要。

 

  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重在争取监管层的支持。不过,准备过程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其次是筹建阶段。

 

  收到筹建请示后,银监会对发起人资格、出资比例等进行审核,并发文批复。发起人一般为2——4个民营企业,每个发起人持股比例不超过30%。

 

  筹备组收到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之后,开展筹建工作,主要是:搭建合理的公司治理架构,起草银行章程,拟聘合格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定经营方针和计划,建立银行主要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框架。筹建期间的工作,接受所在地银监局监督指导。

 

  筹建工作应在6个月内完成。如未能按期完成,提前1个月向银监会提交延期报告,经批准延期一次,最长可延3个月。也就是说,筹建期最长为9个月。

 

  再次是开业阶段。

 

  筹建工作完成后,筹备组向所在地银监局提出开业申请。当地银监局审核后进行批复,同意开业申请,并核准银行名称、经营场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公司章程及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

 

  拿到批复之日起10日内,筹备组到银监局领取《金融许可证》,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工商、税务登记等法定程序完成后,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开业。

 

  由此可见,领取营业执照之后,并不需要立即开业。在这个阶段,有些民营银行选择进行试营业,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而温州民商银行则是直接正式开业。

 

  总之,历时一年多努力,温州民商银行高调开业了,也圆了民营资本几十年的金融梦,但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在“三期叠加”的复杂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加速前行,金融脱媒持续强化,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或许,现在并不是进入银行业的最好时机。

 

  即便如此,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有人说,监管层将在每个省份各批准设立1家民营银行;有人说,东部省市每个可设3家、西部省区每个可设1家。甚至还有人提出来,中国要有设立1万家民营银行的勇气。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民营银行在区域和数量的限制将可能逐步放开。你身边的民营银行,将越来越多。

 

  不管怎么样,真正由民营资本自主发起、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已经降临。他们蹒跚起步,至少可以为民营资本投资提供一个出口,为民营企业融资更多一种选择,为宏观金融体系增加一份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为民营银行点个赞!(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