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印度对阿影响力将受限于多种因素。巴基斯坦基于“战略纵深”的安全理念,严格防范印度在阿问题上发挥作用,不允许印度取道巴基斯坦将物资运至阿富汗。为此,印度不得不经由伊朗查巴哈尔港或利用空中走廊进行运输。物质能力上,印度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投入阿富汗。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风险高发、转型困顿和创新迷茫的时期。很多人在问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特别是P2P网贷行业,整体陷入迷茫状态之中。市场人士仍是像唐彬总说的,悲欣交集,需要更多的前瞻和预测。
回到“‘一带一路’项目的可持续性是否被高估”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仍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实施项目所在的国家不同,影响其可持续性的因素必然存在差异。以水电站项目为例,中国在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柬埔寨均有水电站项目的承建,但在运营模式以及合作参与都存在差异,不能用同一标准判断项目的可持续性。
开放的中欧为彼此创造机遇,合作的中欧为世界带来繁荣。中欧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表明双方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中欧需更进一步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提升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为推进完善全球治理、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就中国股市来说,走出底部、展现活力是必须的、必然的,但股市自身结构的改变仍需假以时日。要在保持市场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加强市场生态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和能力,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加强交易全程监管。要通过制度建设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观察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东西海岸的发达城市,还是欧洲的大都市,抑或日本东京及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几乎集聚了本国大部分人口。中国一线城市具有吸纳更多人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能力。因此,大城市放宽落户的渐进性改革具有一定道理,但是改革步伐还是要快一些、更快一些。
美国“长臂管辖”,若无签约国家的配合,是无法实现的。遗憾的是,无论是加拿大还是英国,他们都习惯性地附和美国,且通过和美国的引渡条约强调司法独立,以便在强化对美利益同盟的同时,为本国卸除责任。加拿大政府在孟晚舟事件的处理上,堪称配合美国的标准动作。然而,加拿大这次冒犯的是中国和中国公民,导致中加关系恶化,也连带影响到中加贸易。
最近几年中,我们总是在讨论如何在最后一公里时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提出了不少措施。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推动非户籍城市落户、推动多个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等重要内容,且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和配套措施,态度明确、措施得力。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方案落地,对未来城市化发展、宏观经济调控、人员和要素流动、人民幸福生活等多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对国家安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其中一条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讲安全首先要讲不安全,你要认识到不安全,这样安全才有意义。为什么要研究安全问题呢?就是有很多不安全的问题出现,所以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政治、科技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风险。
在“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进程中,从“政治外宣语言”转化为“国际规则语言”乃至“国际法语言”,推动民心相通从情感到理智迈进,推进“一带一路”学进入国内外学科体系,打造全球关系理论,超越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或中国学派(中华学派),将丝路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学,开创人类新文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从蒙内铁路的开通,到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的稳步推进,再到雅万高铁全面开工,中国高铁标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由中国在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提出的国际标准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一局面的开创,应该说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却是推广“一带一路”建设的结果。
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一方面,中国减税降费总额2万亿元,包括万元规模的增值税减税红利,还有社保费率降低给企业带来的大红包,以及3000元规模的降费大礼包。中国减税降费,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内生动力,给市场主体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中国也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六项措施旨在破除中小企业发展的沉疴痼疾,尤其是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最近,美国政府在波音737MAX因重大空难停飞和波音与空客补贴问题与欧盟争斗中的表现,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原来美国政府高调宣扬并要求中国实施的“政府竞争中立”原则,其实在很多时候自己并未实行。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面对当前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的挑战,面对全球化的时代命题,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通过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发展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环球同此凉热”,没有哪个可以成为风景独好的孤岛。近年来,中国在环保技术、荒漠化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构建生态环保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治理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获得先进的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提升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近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相继访问欧洲,意大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的G7国家,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发表,重申务实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让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很感“意外”。此前,它们推测,同为西方阵营,欧洲可能会选择继续站队美国,从而给中欧关系带来一些麻烦。
脱欧公投是英国“民意”的体现,未必讨厌欧盟的特蕾莎·梅,机缘巧合之下成了“脱欧首相”。过去数百个日夜里,她费尽千辛万苦才和欧盟达成协议,却被本国议会三番五次地否决,无协议脱欧和有协议脱欧纠缠不休,二次公投也成为选项。英国的民主,无论是脱欧公投的“大民主”还是议会议政的“小民主”,已经让国家蒙羞。
今年通过的《外商投资法》传递出中国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该法将在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将成为中国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外商投资法》共有六章四十二条,以扩大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为主基调,对外商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释放出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的信号。
格力历史上的收盘价曾一度高达76元每股。在险资大举举牌的2015年,格力股价也长期停留在每股57元以上。在这些股价企高的时期,格力集团没有考虑减持。然而在经历了2019年股市的短暂回春,股价仅仅在45元到50元左右,格力集团便急不可耐地选择在这一时点大幅减持,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