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绘就卷亦开。如果说,两年前的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要阐述一带一路“源于历史,属于未来”的主题,以丝路精神引领国际合作;今年的第二届论坛则主要阐述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主题,以一带一路推进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
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下一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促进中亚地区的伙伴关系构建,例如支持阿斯塔纳新成立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二,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可以与其制造能力提升相结合。第三,“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今后也可以更多覆盖水资源利用、水力发电、农业用水等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在中东地区。
坚持“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的定位,可以更好地落实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对“一带一路“新发展阶段提出的要求: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这个理论定位根据实践应运而生,必将对“一带一路“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其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国际合作典范作出贡献。
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力量,近年来一直为全球经济提供30%的贡献率。中美两国加上欧盟、日本以及新兴市场齐心协力,构建新型全球化,打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全球经济会从危机周期走出来,实现复苏。然而,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开启了让全球市场陷入困境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有关国际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超出预期。”日前,杨洁篪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评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各领域所取得的进展。那么,“一带一路”进展超出了谁的预期?是怎么超出预期的?何时超出了预期?在哪些领域超出了预期?在什么范围超出了预期?为什么能超出预期?我想,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4月23日,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中国人民大学、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IPIS)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一带一路’与民心相通”论坛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第32届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重大活动之一,立足学术交流与出版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2017年底,印度学者布拉玛·切拉尼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债权帝国主义》的文章,声称“中国借用主权债务强迫他国臣服”。这一指控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热议。事实上,“债权帝国主义”等言论完全经不起推敲。
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基础设施网络联通、能源基础设施联通和畅通信息丝绸之路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共同建起了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从近几年国际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活动看,他们正从中东向南亚地区转移和渗透,印度和巴基斯坦对防范国际恐怖主义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斯里兰卡在猛虎组织被消灭后,迎来了10年的和平稳定,安全防范措施有所松懈,对本土极端势力的监控和应对都比较困难,对国际恐怖组织情报的掌控更是无能为力。
如果此次会晤顺利成行,那么对于半岛和平的维持显然是有利的。因为在朝核问题的六方之中,俄罗斯反对武力“去核”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这一点也颇受朝方赞赏。在2017年美朝关系最为险恶、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可能要擦枪走火的节骨眼上,俄罗斯和其他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斡旋,使事态得到有效管控。
泽连斯基上台后,面对的首要矛盾就是要处理与旧寡头的关系,确保对中央政治的控制力。在地方政治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泽连斯基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将面临更大的难度。不放弃入欧、入北约的外交思想和更加独立的地方政府并存,显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东部的局势很难改变。
亚洲开放银行的研究数据表明,仅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每年就高达1.7万亿美元,扣减所有政府、金融机构能提供的资金供给,资金缺口仍高达1万亿美元。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回收周期普遍较长,传统放贷模式易造成期限错配、长期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资金供给机制尚待优化。
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放理论的核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的基本宗旨和智慧,是对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思考,其实施路径多种多样,最为突出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不断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形成。
进入工笔画2.0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究竟是什么形态?应当如何推进?它可能面临何种瓶颈?又将如何突破?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于4月19日特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研究员,从建设的“持续性”这一独特视角详细解读“一带一路”2.0——工笔画时代。
他解释,货币史中引入人性的思考,除了来自于对中外历史的研究,更多是观察中国资本市场后得到的启发,尤其是这些年,在股市大起大落中目睹了太多世态人情。“看到那么多比我聪明得多的年轻人,最后在中国资本市场要么爆仓要么悲伤离去要么消失,就有种……唉……”说到这里,一直侃侃而谈的周洛华神情有些黯然。
对于莫迪的政绩,印度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会有各自的感受和评价。但在外交上,莫迪这五年的确实吸引了国际社会对印度更多的关注。在向来对印度比较忽视的中国社会,莫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超过了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历任印度领导人。
从长期看,俄罗斯和北约发生擦枪走火依然是小概率事件。一方面,北约内部并不团结,很难形成一个对付俄罗斯的有力拳头。美国要北约成员国多出安保费,法国要建欧洲军,德国认为美国“抽干欧洲血液”,德国《明镜》周刊甚至强调要重新考虑北约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北约成员国内部也有不同看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探索和实践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成为了改变世界和繁荣世界的重要抓手。世界的普遍繁荣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后必须进一步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才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开创共同繁荣新局面。
世行行长不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而是“全球股份制银行”的掌门人,马尔帕斯要对“所有股东”负责。作为职业金融管理者,马尔帕斯自然不会听从特朗普的意旨。更可能的是,马尔帕斯也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鲍威尔。后者因为特朗普不喜欢民主党籍的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而成为“美国央行”的新掌门,但是鲍威尔却成为“耶规鲍随”的坚定执行者。
在合作关系上,美国将西欧纳入美国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形成西欧依赖美国的主导地位,进而谋求及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而“一带一路”虽由中国提起,但属于世界。中国倡导建立的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都是秉承开放性和包容性。“一带一路”实质为:中国是国际公共品的“搭台者”,各国才是真正的“演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