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资本想进入险资,在保监会排队想要拿到险资牌照的有好多家,包括各大国企的集团和各种资本,魏丽认为,有几百家在排队,这种现象不太正常了。“他们纷纷想进入险资,是不是真的想做保险?”保险是别人都不要的风险它转过来承担,不是任何投资人都适合做这样的事,她认为保险的股东需要资质,不是只要有资本就可以进入险资。
“我们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在这个方面,资本市场能够起到特别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创业班市场和三板市场引导创新经济。”许荣称他特别赞成张成思教授的建议,要建设发达和完备的现代金融市场,实现好的金融。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有什么金融结构,达到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才能实现这个好的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出席并进行主旨演讲。吴晓球强调金融研究一定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我希望能用海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研究中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研究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他认为,把中国的问题研究清楚了,实际上就把金融理论领域里90%的问题研究清楚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杰出席并演讲。张杰表示国有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资源跨时配置的金融制度支柱,对国有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要慎之又慎,也要谨慎推进国有银行与国际接轨。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出席并做出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和防控举措”的演讲。王国刚称,一谈系统性风险,很容易就拿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举例,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跟夏普所讲的系统性好像不是一码事。
10月21日,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金融学科年会(2017)在京举办。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像是人大金融学科首届“武林大会”。在高科技和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时代背景下,为迎接日新月异世界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领头雁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际,探讨全球视野下金融学科发展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出席并演讲。贝多广认为,我们已经进入推进普惠金融的历史阶段,普惠金融将展开它的翅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他还表示,普惠金融关键是能力建设,另外,作为金融学科不要忽略普惠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2017)”于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并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以全球视野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的年会,是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培养国民表率、社会动量,建设人民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率先垂范和实践,将引发人民大学新一轮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气象。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五年。无论是在世界地位、治理体系、发展方式、空间格局抑或是民众生活上,中国均发生了质的飞跃。如何评价“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五年里中国的发展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是摆在学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0月2日,“一带一路与江苏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元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以全球视野打造包容性的国际平台,推动江苏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新探索、新实践。本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元书院、江苏“一带一路”投资基金承办。
如果我们把“新时代”比喻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驶入的一座“高架路”的话,那么三个阶段即“高架路”的三段不同路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驾驶员”必须具备的思想觉悟,而14条的工作部署则是支撑高架路向前拓展的基石。而如果我们要走完这段高架路,就必须完成一个任务表,这个任务表中有9件大事,文中会一一道来。这样的提示会不会让我们领会起报告来更容易呢?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十九大报告详细内容吧。
短期来看,近一年时间我已经多次讲到这样一个预测,就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自2015年第四季度在6.7%以上这个速度报出来以后,延续现在已经连续多个季度6.7%以上的平台状态,我们要力求把这个平台在它中期化特征出来以后,去对接中长期,那么这就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经济在2011年以后的下行,有可能迎来一个探底之后对接企稳的这样一个“由新入常”,就是我们认识、适应还要引领的新常态,要努力争取由“新”(就是阶段转换、速度下降这个已经非常明显的新特征),对接到“常”,即常态的在结构优化支撑下的升级版——增长质量提高状态之下,在中高速的平台上去实现中长期的运行。
陈晓晨提出了能源领域的具体建议:应当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并针对阿富汗、中亚及周边地区建设地区能源互联网,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等。他表示,不同国家的丝绸之路计划可以寻求相互对接,共同为阿富汗和本地区的发展服务。在答问时,他还应邀介绍了对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的研究。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我们有独特性,甚至是唯一独特性。因为我们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从阶段性角度看,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迈出了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要全面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当前我们的政治是与初步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相配套的。这个阶段再有二、三十年就结束了,我们取得的成功以及被证明是有效的制度都是在这个阶段上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家发展也是如此。现在这个阶段结束以后怎么办?这个现在我们不知道,成功也好,有效也好,只能说明过去和现在,不能说明未来。
谈及“一带一路”对非洲发展的影响,程诚说,首先是带给非洲“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人民的这种精神完美地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激励非洲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走自己的道路。再者就是除了发展模式、发展经验上的帮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给予非洲很大援助,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非的中国企业也因此获益。
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厘清中国故事的论述逻辑与未来走向,10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讲好中国故事 看好中国未来”研讨会。会上,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赵磊教授提出,每700年对中国很重要,中国每700年都会出现文脉、商脉齐头并进的盛世。
10月10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在出席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的“讲好中国故事看好中国未来”研讨会暨《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新书发布会时接受了中国财富网采访,他认为营改增除了降税减负,还带来了一系列正面效应,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理作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主要业务之一,发展商业保理业务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普惠金融落地的一种可行途径,有利于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注入活力。《商业保理发展指南》在参照保理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对保理的定义、分类、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规范统一,有助于我国保理企业建立合规管理机制,规范有序开展保理业务。同时也能促进保理业务的普及和推广,帮助保理业务的相关从业者了解国际惯例,也能为中国商业保理商走向国际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使保理业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从来没对中国有任何的悲观,无论它碰到什么困难,我认为中国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表示,“这不是口号,是经过特别长时间的理性思考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吴晓球指出,看好中国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中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及危机感,使其不断思考和学习他人经验,三是中国孕育的东方文化精髓,为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和底蕴。
第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施的政策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的模式、体制和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第二,渐进改革和长期坚持五年规划,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太重要了;第三,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能持之以恒地推进它。从体制改革到政治发展规划制定方面,都围绕这样的目标锲而不舍地推进。现在这个经验越来越被西方国家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