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对中美问题的研究,包括重要文章、研究报告、媒体采访、会议发言、专题讲座和与美方的交流对话,累积了差不多接近70万字的材料。最新的一篇文章是“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分析与研判“,发表在人民日报社《学术前沿》第七期上,22000字,对中美经贸关系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历程,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危害,对世界经济对两国经济,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对全球贸易规则、贸易秩序、贸易体系的破坏,文中有比较系统的分析。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饮酒,早已是中国人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举凡节庆、生辰、拜师、开业、婚丧、祭祀、出征,等等,都少不了饮酒致意,以至形成相关的酒俗、酒礼。“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生动地演绎着每个时代的礼俗风尚,也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
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而2019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全年贡献率达到40%。当下,如何从世界经济角度看中国的对外关系?10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 系列讲座第四讲,就“新中国和世界经济70年”为主题畅谈。以下为讲座实录:
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已经成为洞悉下个世纪世界发展的关键参照。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种意义上,中国一直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实验中心。“实验”结果,就是中国在过去40年中实现堪称奇迹的宏观经济转型,不仅让数以亿计的人摆脱饥饿和贫困,还让国家经济在30多年时间里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而且没有遗留严重的结构性风险。
9月金融统计数据较8月表现出更多积极因素。社融数据总量层面较为平稳,结构上表内信贷和表外融资同比均做出正贡献。新增人民币信贷大幅高于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数据连续两个月改善,表明逆周期政策调节对于信用扩张已有一定成效。
10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知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在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中国经济会有滞涨风险吗?决策者面临什么棘手难题?传统的“三驾马车”还好使吗?吴晓求分享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
73年前,当我在加拿大出生时,中国人民正在经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抵抗外国侵略和内战的最后阶段。这场战争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在我上学的头几年,我和同学们曾向慈善机构捐款,为中国饥饿的儿童提供食物。我们无法想象,当时中国人民为了脱离苦难、振兴国家迈出的第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更无法想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在今后70年里取得卓越成就,把国民地位提升到国际尊重和认可的高峰。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研究工作者,我深知读的书是不足够多的,在我院同事的推荐下品阅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敏司教授从人类学视角下谈经济发展的著作《甜与权力》(Sweetness and Power)。该著作颠覆了传统的认知,提出了英国工业革命是由糖引起的,聚焦于工业化早期的英格兰以及美洲加勒比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西敏司把糖的命运是如何从一件奢侈品演变为工业化生产商品描述得格外深刻又不乏趣味,这一地位转变之间是人类文明的变迁。
当前,世界处于大变局中,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中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近日,中美开启了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美关系能否有缓和的可能性?中国如何迎接各种新的挑战?10月8日,资深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金灿荣教授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第三讲,为您深度解读“中国对外关系70年”,现场500多位观众聆听,气氛热烈。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已由作者审核。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科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经济转型最为明显,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9000美元,已经达到相当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中国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长期来看,《方案》可能将是一系列中央地方财税改革的开启,从这个角度看,《方案》的发布和相关措施的推进将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长期风险偏好。
2019年国庆节前后,人大重阳特推出“名家讲坛之新中国70年”系列讲座。9月25日,第一讲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一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主讲“中国金融70年”。王国刚教授梳理了中国金融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对未来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出建议,以致敬新中国70年华诞。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已由作者审核,以飨读者。
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的讲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用了一个比喻: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通过这个比喻,习近平主席强调了多边主义所带来的好处,与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出现的新保护主义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在过去70年间取得的成就不仅令我们印象深刻,也令我们感到自豪。从1979年到2018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9.4%,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远高于同期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2.9%。
历史表明,中国从过去的经验中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务实、始终如一地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政治稳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如果政治不稳定,中国不可能取得这些伟大成就。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决定了它不可能走某些西方国家的道路。
近期媒体和网络上不断出现物价上涨的声音,老百姓感觉手里的钱在超市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特别是肉类、鲜果、蔬菜等食品价格在明显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CPI同比上涨2.4%,其中7、8月均达到2.8%的高位。从当前情况来看,价格上涨结构性特点比较明显,8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当地时间9月24日下午,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公开发表讲话,表示将开启针对现任总统特朗普的弹劾调查,未来由民主党主导的众议院六个相关委员会将主要推进相关问询。这就意味着,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就被外界持续炒作的所谓“弹劾大戏”最终上演,而特朗普本人也极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位面对弹劾危机的在任总统。
印度国家领导人访美历来多能为印度带来益处。这一次莫迪访美,是否能从特朗普那里赚得好处?在经济方面,两国在今年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经济摩擦。在安全方面,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紧张。而美国曾对印巴两国都有过经济援助,并有着安全方面的合作。崇尚“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是否还能像过往一样为印巴两国带来利好?
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众议长佩洛西就像一根扎在他背上的“芒刺”,时不时会让他吃痛。先前,当他在越南河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时,佩洛西在国内领导众议院投票通过一项议案,阻止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欲借此绕过国会调拨经费修墙。现在,当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大会时,佩洛西又在华盛顿国会山策动弹劾。
9月12日,2020年民主党总统初选辩论回到南方,转战到1927年创建的传统非洲裔大学南得克萨斯大学举行。此次电视辩论已经是民主党初选开锣以来的第三轮唇枪舌剑,但似乎比以往两轮要来得更加淋漓尽致。十位参选人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尤其是民调继续领跑的拜登在占据时间、发表言论长度乃至进攻性上都堪称全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