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日前决定,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维护国家安全起草及制定在香港实施的有关法律。虽然过去大半年来,社会上已有不少要求这方面立法的声音,但看来全国人大的立法决定仍然使不少人感到意外,随即引起不少争议。以下谈谈争议的几个主要问题:
“快要告别纸币了,央行数字货币 MO 呼之欲出!”最近,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率先在深圳、苏州试水。2020年将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之年,而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落地数字货币的国家,这也是中国建设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里程碑。数字货币发行成本低,交易便捷又具有透明性,极大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 其好处数不胜数。
两会期间,来自人民大学的代表委员们,带着一片赤诚,奔赴履职为民的盛会。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代表委员们的精彩观点,思考来自两会的“中国答案”。
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未能使中美两国摒弃前嫌,携手战“疫”,反而给部分美国政客以抹黑中国、加速“脱钩”的借口。5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对“中美关系的深度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阳运营)承办的“重新认识美国”系列直播活动第三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编者按: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了致敬不畏艰险的攀登者们,人大重阳君特分享曾抵亚欧非三洲最高峰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登山感悟。该文刊于2019年2月19日《环球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观察者网等。附录一为2019年2月登顶乞力马扎罗时的登山感悟,附录二为2019年5月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的登山感悟。
编者按:5月24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记者发布会引起国际广泛关注,其中谈到中国参与国际抗疫,尤其是中美、中非抗疫、领事保护三方面众人关注的热点。人大重阳君在此基础上整理诸多与此相关的数据,供读者知晓中国对国际抗疫的重大贡献。
新冠大疫情百年不遇,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广泛而深刻。一定意义上讲,堪比两次世界大战,远大于1930年的大萧条、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中俄关系来说,大疫情同样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5月24日下午3时,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次堪称是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外长记者会,第一次采取六种语言同传的方式,回应的问题多达23个,比往年多了一倍的信息量。
2020年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国会着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记者会后,“数字丝绸之路”一词已引起多方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研究员刘玉书等在核心期刊《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6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字“一带一路”:进展、挑战与实践方案》,人大重阳君为您推荐如下。
5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中俄关系有关问题时,王毅指出:“中俄关系是‘政治病毒’攻不破的堡垒……只要中俄肩并肩站在一起,背靠背紧密协作,世界和平稳定就会有坚实保障,国际公平正义就能得到切实维护。”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仅有一万字左右,这是四十年来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谓言简意赅。但也发现其中有一些深意非常“烧脑”:为什么全球疫情下仍要扩大对外开放?为什么“保民生”先要“稳企业”?为什么“中小微企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20次?为什么“互联网+”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亮相”?对此,人大重阳君特邀请四位研究员老师为您一一解读。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成为目前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如何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个“大变局”,不仅决定着中国在世界变革中的身份定位以及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而且深刻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月20日是台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开始,就在刚刚结束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各国就该地区所谓的代表参会资格问题进行了博弈,其背后是疫情下大国缠斗的白热化表现。为此,人大重阳君特推出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资本市场研究” 课题组撰写的《大国缠斗白热化,中国须养精蓄锐》一文,以飨读者。
欲知天下大势,先观百年变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官方对全球发展趋势的权威战略判断。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2020年全球大萧条已不可避免。如何两手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为了各国政府的特大难题。人大重阳君观察到,尽管受病毒袭扰的时间不一,但世界各国从4月中旬到5月陆续“解封”,出台系列的恢复经济措施。今天为大家梳理了世界各大洲具有代表性的17个国家在疫情期是如何刺激经济的!
5月11日,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达巍,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对“历史关口再思中美关系”的深度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阳运营)承办的“重新认识美国”系列直播活动第二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近日,《百年变局》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及研究员贾晋京、刘玉书、王鹏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该书从政势之变、经济之变、数字之变三个领域展开,阐述在“大变局”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的中国应该怎么办,未来的中国将向何处去。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迅速蔓延,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均遭严重破坏。我国部分企业长时间停产,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中断。
编者按:如何认识美国当下的民主体制?如何看待新时代的美国?5月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在直播中分享了他对于“民主的困惑”、“美国精神”和“百年大变局”的深度思考。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由人大重阳运营)承办的“重新认识美国”系列直播活动第一讲。该直播实录如下:
4月24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挑战,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为主题举办云端专题论坛,波黑、埃及、法国、斯洛文尼亚、意大利等9国前总统、前总理发表演讲,对疫情下的世界如何化危为机进行深度研讨,认为恐惧、失信、憎恨的世界要不得。本文整合于“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微信公众号,以下为发言实录(按发言先后顺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