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代表再聚巴西,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
移民管控时代如何保护人权?萨尔瓦多官员喊话美国:侵权了
在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现场,萨尔瓦多移民议程协会主任塞萨尔·奥利韦里奥·里奥斯·巴斯克斯表示,美国政府建立的“超级数据库”整合了数以百万计移民和居民的敏感个人信息,供多个联邦机构共享使用,用于实时监控、预测分析和驱逐目标识别。

拉美学者:我们的贫穷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被刻意制造的!
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塞萨尔·马丁斯,格林纳达国家赔偿委员会主席阿利·尼绍尔·萨利姆·吉尔出席会议并发言。
巴拿马前政府官员:中拉关系已超越传统双边范畴
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巴拿马外交部前秘书长琼斯·库珀·塞费利斯出席会议并发言表示,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中国的投资、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在拉美地区广泛开展。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在巴西成功举行
当地时间7月24日晚,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
拉美学者:新科技崛起背景下的人权
委内瑞拉政府多次严正指出,当前国际人权体系,特别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机制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政治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有选择性和偏见性地运用人权工具,对坚持独立自主、不屈服于霸权意志的主权国家施加政治压力。
拉美学者:人权、多边主义、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我们正身处一个异常复杂的时代,在当前的公共卫生、社会和政治多重危机交织下,地方性与全球性问题的界限日趋模糊。这些危机不仅深刻影响着基本人权的保障状况,也对学术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开展能够促成实际变革的批判性分析。
拉美学者: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
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安第斯议会议长古斯塔沃·阿道尔福·帕切科·维拉、出席会议并发言。
拉美学者:维护人权即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
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维多利亚·安娜丽娅·唐达·佩雷兹出席会议并发言。
乌拉圭学者:中国与拉美架起了合作之桥
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研究员罗德里戈·马丁·比瓦·涅韦斯在会上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下,促进中国与拉美这两个传统上相距甚远地区之间的人权学术对话,对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经理在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当前中拉合作持续深化,特别是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巴西亚马逊地区召开的背景下,汇聚政府、学界和企业代表的对话机制尤为重要。这样的多方参与模式,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权保障议程、推动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方案具有关键意义。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土著、非洲裔和自治区事务委员会主席在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请允许我转达我国两位联合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萨维德拉司令和罗萨里奥·穆里略女士对大家的祝福。感谢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让我们有幸参加此次开幕式,并为我们在巴西的美好行程提供了周到的后勤保障。
“歪曲中国人权进步,拙劣又荒谬”
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始终将“依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

阿根廷学者:全球人权事业发展需要“共赢”模式
从空间维度及地理角度来看,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以及发展阶段差异使人权表现形式和实现路径各有不同,但其本质上植根于共同需求 ——中国与拉丁美洲社会等多元文化体皆可体现这种共性。
巴西学者:中拉应携手打击数智时代的“假新闻”
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中,国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二战结束后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向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在此背景下,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在寻找一条新路,建立新的治理体制。
巴西专家为何说中国是当代保护人权的典范?
巴西和中国巩固了对双方都卓有成效的战略合作关系。正如我去年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阐述的那样,中巴两国共同发声,主张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新兴国家的正当利益和需求,以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公正的未来。

马丁·温苏埃:中国为拉丁美洲消除贫困提供宝贵经验
7月25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圆桌会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所长马丁·温苏埃分享了自己读书感悟。
巴西青年学者:“中国模式”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的基石
7月25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圆桌会开幕前,主办方举行《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青年学者伊西斯·帕里斯·玛雅(Isis Paris Maia)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马成:新时代的“枫桥经验”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平安中国领域的生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同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经验,更是中国人权在行动,基层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体现。

王翠文:国际人权发展和保障迎来新纪元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人权”一词是17、18世纪一些西方学者在宣言和法律文件中提出的概念,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