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发言

巴拿马前政府官员:中拉关系已超越传统双边范畴

发布时间:2025-08-26

编者按:近日,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巴拿马外交部前秘书长琼斯·库珀·塞费利斯出席会议并发言表示,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中国的投资、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在拉美地区广泛开展。现将其发言实录发布如下:(全文约280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

▲巴拿马外交部前秘书长琼斯·库珀·塞费利斯

以全球战略观探讨21世纪中国在拉丁美洲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及人权框架中的角色

【巴拿马】琼斯·库珀·塞费利斯

女士们、先生们:

各位好!今天,我深感荣幸能与在座各位共同探讨这一兼具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重要议题: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作为提升区域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以及在此过程中,中国如何在尊重人权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其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当前,拉美地区正面临着结构性不平等、经济脆弱性、政治分化以及全球化冲击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单打独斗已难以应对。区域一体化已从长远愿景转变为必须立即实施的战略抉择。唯有通过协调各国的公共政策、基础设施布局、产业能力和监管体系,我们才能在这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真正维护区域利益和话语权。

区域一体化的内涵远超过单纯的贸易往来。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和民众广泛参与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发展模式。我们需要在拉美各国人民之间构建更加紧密的联盟关系,切实缩小区域内发展差距,共同应对外部大国的各种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中国的投资、贸易往来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在拉美地区广泛开展。然而,我们不应将合作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在相互尊重、互利合作和共同促进人权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制度化的中拉对话机制。中国与拉美不仅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更在价值理念层面持续深化共识。为此,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必须依托于一个强有力的透明化区域治理框架。这个框架需要确保各项投资符合劳动权益保障、环境保护要求和社会发展标准,从而使合作成果真正惠及民众,同时维护我们的民主制度。

通过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我们能够在坚守国家尊严与主权的前提下开展平等协商,吸引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投资,并在气候变化应对、科技创新发展、基本权利保障等关键领域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当前,拉美地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团结协作、公平发展和诚信合作。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它必将建立在集体领导力、战略前瞻性和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坚定捍卫之上。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角色已从单纯的贸易伙伴,逐步转变为该地区重要的地缘经济参与者。在此背景下,中拉关系已超越传统双边范畴,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这种新型关系不仅能够助力拉美一体化进程,更有潜力成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合作平台。中拉贸易关系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拉美地区多个国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矿产开采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资,正在有效促进拉美各国的产业现代化升级。2015年成立的中国—拉共体论坛已成为推动中国与拉美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这一平台显著促进了双方在基础设施联通、发展融资、教育合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多边协作。

我们始终坚持通过战略性项目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国的重要贡献体现在为港口、铁路、物流走廊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参与建设实施。这些项目不仅增强了拉美各国的经济竞争力,更从物理层面实现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通过科学的区域规划,这些跨国基础设施网络将显著促进区域内贸易发展,切实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我们应当持续加强中拉关系,深化在技术交流、教育奖学金和技术转让等领域的合作,这将全面提升拉美各国的综合实力,推动实现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一体化愿景。

然而,要实现这些发展愿景,拉美各国必须首先加强政策协调。否则,我们可能陷入各自为政的困境,导致区域关系碎片化并形成依附性格局,最终加剧内部不平等。当前亟需审视现有合作模式并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应当向中国等国家学习,努力缩小政治、经济领域的差距。必须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战略远见的独立国家,始终以统一立场进行国际谈判;而拉美各国却长期处于分散状态,既缺乏明确的区域议程,也未能建立有效的集体谈判机制。这种结构性失衡严重削弱了拉美国家的自主决策能力,使我们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技术转让等关键议题上的行动空间受到严重制约。

在全球合作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为中拉合作制定明确的区域发展议程,使这一伙伴关系切实成为推动一体化进程和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实现这一目标,拉美地区亟需形成统一的战略规划,重点聚焦以下关键领域:

首要任务是建立区域性的监管与投资框架,统一劳工权益、环境保护和财政管理标准;其次应着力推进双边及区域性项目合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战略领域;第三需要强化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等区域政治对话机制的协作,以协调一致的立场与中国开展谈判;第四要借助中国支持构建区域价值链,实现从原材料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输出的转型升级;最后,在所有签署的协议中都必须体现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要求。

只有以整体性思维规划长远发展路径,拉美地区才能通过与中国的高质量合作,真正实现兼顾社会公平、自主发展、人权保障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感谢各位!


9b7d95034469b3e5aeb87d96558183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