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学者:中拉应携手打击数智时代的“假新闻”
发布时间:2025-07-31
作者高文勇系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本文转自7月29日环球时报研究院。
【编者按】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议日前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个国家的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代表就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及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等议题展开讨论。许多嘉宾都认为,摆脱西方国家对于人权问题的界定,建构自身对于人权发展的定义迫在眉睫。本期“环球圆桌对话”选取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供读者参考。
高文勇在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上发言。图源:人大重阳公众号
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中,国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二战结束后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正向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转型。在此背景下,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正在寻找一条新路,建立新的治理体制。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其中一个危机是极右翼的崛起,并且它跨越了多个国家,对很多民族制度构成威胁,同样也威胁着人权事业。极右翼组织散播仇恨言论,推行霸权主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假新闻和假信息,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攻击。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之间的合作则为蹚出新路创造了机会。在这条新的路径中,全球南方特别关注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以及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中拉两个地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人权观也是高度相近。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都坚持人权与社会权利、经济权利、环境权利不可分离。
我们还有着中国—拉共体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机制这样的合作平台。长期以来,中拉一直在促进双方的投资,这些投资实质上也强化了人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人权不再是一种空泛的概念,而是必须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在此次讨论会上,不少人谈到了数智发展带来的诸多风险,有些观点认为这些风险和问题可能会让我们再次经历一个殖民时代。但我认为,在数智领域的合作是必要的,中国在数字化方面走在世界前沿,并且愿意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开展合作,尊重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每个国家都应秉承开放的心态,建造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和透明的数字世界。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推进关于数据保护、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
与此同时,近期有巴西媒体在报道中指出,ChatGPT在民族问题上已经在用算法“编故事”,其中有一些还涉及到中国的民族问题。因此,我认为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应寻求与西方不同的新的治理方式,推动中拉两个地区在哲学、艺术等领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共同打击假新闻和假信息。
现如今,我们走到了一个历史的交叉点,保守主义、不公平现象以及仇恨言论等问题日益猖獗,但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和平、团结的发展之路。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中国的“数字一带一路”,我们也可以把这一计划带到拉丁美洲来。
《环球时报》2025年7月29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