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在金砖国家中具有优势。”陈晓晨表示,这源于中俄间地理上的临近,俄罗斯可以通过管道、管线的形式运输油气,或者通过相对近距离的海上运输等进行贸易。另外,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目前中俄一些贸易往来以人民币结算,这也有利于中俄之间便捷地完成清算,减少时间成本。
本次峰会就有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受邀出席。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金砖+”机制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开放合作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利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习主席否定了金砖“褪色”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次讲话也使得此次厦门峰会变成了一次里程碑意义上的会晤,从而让未来金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2017年上市银行呈现出`五化’发展趋势,即轻型化、综合化、智能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在9月1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上,《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7)》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主编、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代表编委会发布了报告。
9月1日,应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之邀,侠客岛参加了台湾著名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朱云汉先生的演讲。有趣的是,这次题为“逆全球化潮流下全球秩序重组与中国担当”的演讲,其中有不少内容与此次峰会内容若合符节。我们编辑了他的演讲实录推荐给大家,相信能读出不少有意味的内容。
金融合作可以增强金砖国家的内生发展动力,铸造金砖国家护国利器。国家实力的衡量标准和物质基础,就是国家的财力。国际金融合作是增加国家财力最正规、最积极的方式。并且在国家财力暂时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金融合作,可以在尽可能快的情况下迅速提升国家财力水平,在保护国家利益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上市公司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接管威胁和股权纷争,需要“身在其中,同时能置身事外”的独董扮演重要的居中调停角色。在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后,内部人遭遇野蛮人所引发的股权纷争将成为很多公司不得不面对的公司治理议题。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课题组第一时间对习主席的讲话进行了解读,让金砖成为新兴市场的发动机,在创新和改革更加强劲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多边合作平台。
“金砖+”不仅适合纵向,还有横向。横向的包括“金砖+上合”、“金砖+薄荷”、“金砖+欠发达国家”、“金砖+联合国”等;纵向的主要是指金砖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金砖+全球治理”就是金砖拓展其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只有横向和纵向的联动发展,才可以构建立体化的“金砖+”。
在全球化发生迷离思潮的时候,金砖国家要勇担推进全球化的重任,不仅要做好国内的事情,消除外界对金砖国家褪色论的质疑,而且还要带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继续推进全球化,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稳定地快速前进,为全球人民带来福祉。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课题组第一时间对习主席的讲话进行了解读,让金砖成为新兴市场的发动机,在创新和改革更加强劲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多边合作平台。
今年金砖峰会在厦门召开,实际上是为下一个十年铺路,奠定下一个十年合作基调。在全球治理领域再次确定在开放型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方向。确立下一步务实合作的方向,扩展相关领域。发展经验上的共享。在金砖国家之间推动电子商务合作,还有助于推动金砖国家通关便利化、物流现代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全球治理实现新秩序。
在金砖合作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王文认为习主席的这一讲话是发起金砖下一轮合作的号角,也将激励金砖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更向整个金砖国家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合作、共赢、包容、开放。
9月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王文认为今年金砖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具有全球代表性。我们“加”得很有全球性,让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话机制更加具有全球合法性和代表性,让这个机制更加得到发展中国家的认可。
金砖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在时间、空间和功能层面是紧密相关的,“一带一路”提出的战略对接、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倡议,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化合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金砖国家自身发展的“黄金机会”。
过去十年,金砖国家从最初的“积极建设者”转变成为全球治理变革进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等多方面,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能。
“金砖+”机制就是一种广义的改革开放。对中国来说,“金砖+”是更高水平的、更全方位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另外,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不平衡,导致世界出现一股“反全球化”的逆流,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造成损害。因此,“金砖+”机制的提出,更能促进国际社会走向更公平的开放、更公正的贸易,以维护全球化,提升各国共同发展的价值链。实际上这也是“金砖+”机制的要义。
金砖未来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共同的目标,也就是三个“li”。第一个利,是利益。我们是否有共同合作的利益。第二个理,是道理。我们都是崛起的大国,新兴国家,有共同的目标。第三个力,是力量。我们是否有共同进行下去的牵引力量。中国就是非常重要的牵引力量。外部给金砖国家很多压力,我们不得不坐在一起抱团取暖。
“相对于其他五大经济走廊来说,由于中蒙俄三国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的互利共赢的稳定的战略关系,中蒙俄之间的经济结构又具有典型的互补性特征,作为`一带一路’发展基石,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具有特别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肯定道。
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帮助和推动联合国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尤其是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期望把本次会晤作为落实SDG具体方案的一次会晤。对推动SDG及落实SDG的不断强调,也是中国的贡献。在面向2015年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中,中国在减贫等方面的贡献率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金砖国家目前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理论上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大量的理论实际上还在看衰、看低金砖国家。如果这种看衰不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大概就是一种不了解,所以我们重阳金融研究院还是从实际调研角度客观地看待金砖国家。 目前,金砖机制实际上大大被低估。在务实合作方面,金砖机制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过了7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