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经济发展是基础条件。当经济还处在落后状态,当人民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们谈不上什么复兴,也谈不上自信。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四十年中把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迈向小康、不断开放、越来越自信的国家,这应该说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希望通过开通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完善制度体系,畅通市场机制,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实现不同市场板块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贯通、互为一体的格局;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既保障政府依法监管、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又保障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有可参与的市场板块,让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实现我国资本市场与境外市场的深度互联互通,让所有合法市场主体在中国资本市场依法享有国民待遇。
经过中哈两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已经构建了人民币坚戈之间的区域性我会直接交易市场。但是市场规模较小,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参加双边货币直接交易的外汇市场,银行应该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议中哈双方在经济合作区内互设金融机构,逐渐开放区域性货币、外汇、债券市场,提高双边贸易和投资服务能力。
亚洲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劳动力的供应场所、世界的工厂和市场,亚洲的长足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的稳定。亚洲化就是世界化、全球化,亚洲既有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亚洲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全的,也是最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对于亚洲的概念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亚洲人还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亚洲是在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有各种文明和语言,亚洲的崛起是一种包容性的崛起。
亚洲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劳动力的供应场所、世界的工厂和市场,亚洲的长足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的稳定。亚洲化就是世界化、全球化,亚洲既有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受到欧洲文化的影响,亚洲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全的,也是最能影响整个世界的。对于亚洲的概念我们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亚洲人还不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亚洲是在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有各种文明和语言,亚洲的崛起是一种包容性的崛起。
在特朗普连任失败这个如今还不太容易做出判断的情形下,共和党必将陷入新一轮重新定位与洗牌的过程。若果真如此,在“后特朗普”时间里共和党是否会继续出现特朗普式的人物或者执行特朗普式的政策?答案未必是一定的。而如果不是,关于霍根的猜测和韦尔德在2020年的存在也就为2021年之后可能显现出的迷茫提供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创新是在“赋能”,我们称之为“赋能金融”——是指金融机构要给他的客户、给实体产业赋能,这样才让赋能链传导扩散出去。我们希望,赋能金融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金融“以人为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成立存款保险公司,是对存款保险制度作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作为法人机构,存款保险公司可以在业务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更加公正地进行存款保险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也将更有效率。下一步,应落实“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参加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赋予存款保险公司一定的监管权,使其以更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参与问题银行处置工作。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国家不能清醒地摆正自己位置,很容易会陷入困境。传统上,大国在乎时间,小国关注空间。但今天大国和小国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不确定的。国际关系日益成为共生关系。某些超级大国举霸权之力胡作非为,完全不顾小国是不是有路可走。
在提高不良容忍度的同时,金融机构应切实推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落地,进一步打消基层机构和员工服务小微企业的顾虑和压力,变“拒贷”“惧贷”为“愿贷”“敢贷”。在具体操作方面,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明确信贷业务职责边界并优化操作流程,每一笔业务、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经办人员均有清晰的职责和要求。即便出现逾期,只要相关人员没有违规,并努力减少损失,可以免责或部分免责。
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南海问题、华为5G设备、“债务陷阱”、贸易问题、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对中国集中发表了一系列负面言论,如无端指责华为参与他国的5G建设存在“风险”、中国有意制造“债务陷阱”借机侵吞对方资产、中国“威胁”南海的开放和航行自由等等。本文试图剖析如蓬佩奥那样的美国部分政治精英对中国的偏见与不顾事实的指责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动因。
美国似乎得了“政治发烧症”,一切政策离不开美国政治第一。美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市场经济体”,这是一个事实,应当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利于建设一个真正的公平竞争的“命运共同体”。
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春季)》指出,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深入实施贸易强国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2017年下半年以来,“印太”逐步从概念变成了美国的一项战略,以替代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印太战略”以“自由开放”为口号,主要目标是遏制与防范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但印度按自己的利益塑造“印太”,希望通过“印太”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不希望“印太”是一个排他性的集团。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能导致地区对抗和冲突,破坏印度发展的国际环境,损害印度与中俄的关系和战略自主。
当前全球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军事战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底线选择,通过经济制裁打击敌对国家则是优先选项。金融制裁可谓最为严厉的经济制裁形态,是金融实力真正转化为全球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正如美国财政部公开宣称,“金融制裁是21世纪全新的战争手段”。
而“长臂司法”则既是进行金融制裁的法理基础,又能因实施金融制裁带来实际执法效力。两者相辅相成,已成为美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
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关键节点的一次关键访问。所谓关键节点,是指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当口。所谓关键访问,是指习主席这次访俄之旅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举办前的这次预热活动上,有关“在战略互信基础上,中俄还需要在社会层面多一些荷尔蒙”的发言和阿戈耶夫的回应引起全场两百多人的共鸣。伴随圆桌会议举办的还有第六届中俄经济智库对话、第四届俄中商务论坛,听到最多的还是俄罗斯人急切希望加深对华合作,与“一带一路”对接并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朝鲜似乎正成为特朗普雪藏的一张牌。他深谙朝鲜对落实新加坡联合声明的迫切性,也从第二次“特金会”中了解到朝鲜对美的基本立场。既不满足朝鲜要求,又不放弃对朝制裁,对于朝鲜发射导弹也不愤怒。若朝鲜失去“耐心”重回核导危机轨道,特朗普或无压力对朝鲜实施强硬举措,且能强化美国在亚太盟友中的领导地位。
习近平主席结束高规格的三天访俄之旅,成果斐然。最重要的,莫过于中俄两国元首将原来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升级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虽然只多了“新时代”三个字,但这三字内蕴颇多。一方面,全球化存在脱轨危险,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阴霾笼罩。另一方面,大国关系不太稳定,从欧洲到中东再到亚太,地缘政治叠加经贸关系以及传统的统合秩序(欧盟)发生变化。中俄关系升级,不仅给全球大国关系提供了范本,也有助于稳定全球化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5月27日登上新闻联播表示,中国金融业开放的空间仍然很大。三天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19金融街论坛上指出,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6月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登上新闻联播,强调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将一如既往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推进。监管层密集发声谈金融开放,透露何种信号?截至目前,中国在金融开放领域已经做出了哪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