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在上海开幕,习近平主席将出席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不仅积极主动扩大自身开放,而且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搭建新平台、增添新机制,展现了大国担当和开拓意识。这必将惠及全球更多的经济体,为世界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稳定基石。
中美博弈将是长期过程,无论是经贸、科技还是地缘政治或意识形态领域。因为,当中美成为全球认可的“唯二”强国,美国要稳固超级大国地位,必然要对中国施压各种压力。相对乐观的是,中美博弈并未失控。从中美经贸磋商的继续进行和两国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再到彭斯对中美关系从“冷”到“温”的变化,都凸显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现实。中美关系维持现实主义的斗而不破平衡,对两国和全球都是利好。
针对全球治理,中国已经提出不少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世界的新思想、新方案:“一带一路”加强互联互通、通过合作加强集体安全、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加强合作的黏性和框架、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同心协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虽然美国等出于狭隘地缘政治考虑,对这些全球治理的想法和做法设置了许多障碍,但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新思想、新方案确实是互利共赢、合作多赢的,参与国家越来越多,早期收获也越来越多。
超主权货币——这是一个被证词刻意回避的核心问题;从货币的本质属性与发展逻辑去观察,可以肯定,设想打造超主权货币的Libra难以成功。美国当地时间10月23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到国会众议员金融服务委员会就其已发布白皮书,计划于2020年推出的,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按比例挂钩的无国界货币“Libra”(天秤币)作证。
10月2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同意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确认部分文本的技术性磋商基本完成。双方确认就中方解除美国禽肉对华出口禁令、应用肉类产品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达成共识。双方牵头人将於近期再次通话,在此期间工作层将持续抓紧磋商。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关系的起起伏伏一直是中美两国国内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毕竟,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经济体,中美关系的好坏影响的不只是两个国家本身。而在观察美国对华关系时,我们需注意的是美国并非铁板一块。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其中一项紧迫工作,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进一步发展与美国州地政府和商界的合作。
习近平外交思想凝结了习近平同志对中国道路和世界大势的深沉思考,凝结了他长期基层磨练和从政实践的丰厚经验,凝结了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大爱和历史担当。对于习近平时代的外交风格和特征,很多人试图以“强”或“弱”、“中国方式”或“国际化”等话语体系来解读。其实,脱离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大逻辑,是无法得出恰当答案的。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一贯立场,体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等文件,并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按照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近日随着各项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我们需要对美国经济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这不仅对客观了解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具体情况十分重要,也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从中映射出的全球经济问题。整体来看,今年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国内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企业信心持续呈现较为悲观态势,贸易政策负面效应逐步显现。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美国经济或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上周,《观方翻译》的最新作品——瑞士《世界周报》10月16日对美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乐评人大卫·保罗·戈德曼的采访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议论。译者Kris介绍说,戈德曼是香港英语媒体《亚洲时报》的联合拥有者,时常以“斯宾格勒”为笔名对西方危机大声疾呼(其笔名取自《西方的没落》的作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译者翻译此文意在呈现一个有意思的视角,展现一个聪明、体面的对手如何看待中国。
由巴基斯坦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萨戈达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巴基斯坦中国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法扎尔·拉赫曼博士率领的巴基斯坦青年学者访问团一行于2019年10月9日到17日对中国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陕西西安、北京等三省、直辖市和四个地区进行了考察访问。而他们抵达新疆时,正好是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伊姆兰汗总理的时刻。习主席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巴友谊始终牢不可破、坚如磐石,中巴合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不断拓展深化。
事实上,香港腾飞,从来就离不开过中国内地。1950年代,内地解放后,一批来自沪粤闽的资本、人才逃至香港,支撑了香港早期的发展基础。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与消费市场初期,促成香港在内地开拓了新市场。1990年代中后期至中国入世以后,中国发展的加速使香港再一次创造了增长奇迹。
稳住2019年中国经济,基建投资被寄予厚望,但前三季度整体表现低于预期。据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5%,增速比1—8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9.8%,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7.9%,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9%,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0.9%,比1—8月下降0.3%。
10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新尝试,‘一国两制’新实践,互利共赢新平台”国际论坛在香港举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聚香港,共商大湾区发展与合作开放大计。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等方面肯定了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其与位于美国加州的另一个“大湾区”进行了综合对比。
近日,以“迎接经贸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年广交会国际贸易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活动期间,七位专家就广交会相关话题接受了新华网采访,以下为详细报道。
10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开放新尝试,‘一国两制’新实践,互利共赢新平台”国际论坛在香港举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聚香港,共商大湾区发展与合作开放大计。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应邀参加了会议,本文译自他在论坛中所作的主旨发言。罗思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等方面肯定了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其与位于美国加州的另一个“大湾区”进行了综合对比。此外他还分析了香港问题目前的形式,指出香港未来的地位完全系于中国的发展。
感谢土耳其世界论坛的再次邀请,出席论坛年会。梁振英、岳晓勇、郭长刚等中方嘉宾都对论坛都给予高度评价。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大国推动全球化朝向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方向发展,更显示其时代意义。
香港的暴乱已持续近5个月,而且还在继续,主要是因为西方世界对香港暴乱的持续支持和美化,尤其是美国对香港泛暴派的鼓励。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将世界上主要的文化体系归为四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四者又可合为两个更大的体系:前三者为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他说,“这些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世界上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这番总结揭示了东西两大文明、四大文化体系都曾在中国西部或新疆周边的中亚、西亚、南亚等遇合成丝路文明的历史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