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我们的国家抱有极大希望。作为一名学者,我经常说,我的心是热的,我穷尽其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同样我也知道金融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我们心中的理念。如果我们头脑冷静,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总书记说的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理解当下的世界秩序不能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真实的世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既不是无政府状态,也未形成新秩序。当前世界的主要挑战是防止“无政府状态化”(Anarchilization)。由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形成“去中心”(de-centric)现象:既去美国中心,也去西方中心,甚至去人类中心。
可转债发行规模再度扩容。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年内获得证监会批复的可转债数量达97家,发行规模为22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批复38家,发行规模同比增加307%。
多层次证券市场是由低到高的纵向多层次,美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市场则为11家交易所、44家另类交易系统和200家左右的经纪人—交易商的“内部机制”(internalizer)。从理论上说,多层次证券交易市场各级交易场所的监管由严到松,获利机会和亏损风险则由小到大。
本届进博会,中东欧国家中捷克、希腊作为主宾国参展。15个国家参展的欧洲中,有7个是中东欧国家。两届进博会中,共有三个中东欧国家作为主宾国参展。中东欧各国有一定差异性,“打包”式的经贸合作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日前举行的深圳企业家座谈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现场公布了手机号、微信号,同时公布了秘书联系方式,接连念了四遍,让在场的企业家们都能记得下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从筹备之初,这场盛会就吸引了外界关注的目光。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不仅积极主动扩大自身开放,而且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搭建新平台、增添新机制,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必将惠及全球更多经济体,为世界经济更好发展提供稳定基石。
11月5日上午,中新金融峰会“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现将参会嘉宾主旨发言整理如下,供参考。本文根据华龙网直播图文资料整理,刊于11月6日微信公众号“当代金融传媒”。
当地时间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会后,RCEP领导人发布了联合声明。
2019年5月,美国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及其68家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在没有获得美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从谷歌、美光等美国公司购买设备。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既是其对华科技战的缩影,同时也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强硬的对华战略思维。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中国国家元首连续两年出席这场盛会,反映了中共中央决策层对这个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的高度重视。在笔者看来,习主席的第二次进博会主旨演讲中透露诸多重要信息不容错过。
中国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大机遇,中国进口则把机遇转化为世界走进中国的机会。昨天,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这篇仅有三千字的演讲中,习主席金句迭出,不仅赢得满堂经久不衰的掌声,更令全球媒体为之瞩目,纷纷进行解读。人们从习主席的精彩演讲中体悟到一种冉冉升起的“进博精神”,而它也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新的精神指引与推进动能。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共有64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数量超过了首届,有超过25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亮相第二届进博会,数量远超首届。
宽泛地看,市场讨论“滞胀”的含义是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担心出现股债双杀。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景的概率并不高。
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35届东盟峰会上,15个国家经过谈判后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在明年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而印度总理莫迪决定推迟签署,直到“重要的问题”被解决。莫迪此言意指印度希望签署RCEP后,能受到针对进口激增带来冲击的适当保护。印方在峰会前透露的信息多是对廉价商品将冲击印度市场的担忧。与RCEP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也是印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球媒体对第二届进博会的高度关注,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动因和国际背景,更是为中国市场的无穷魅力所倾倒、折服。
近日,国务院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涉及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多方面的举措,从国家层面夯实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22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RCEP谈判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取得重大突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这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主渠道地位、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10月31日发布以来,系列热点问题引发了全民热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怎样落地?我国的制度优势将怎样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公报》对未来哪些产业和国家政策有直接影响?针对热点问题,人大重阳内部晨会部分研究人员展开“头脑风暴”,一探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