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年度聚首的重要平台,而出席的领导人则是影响本国政治乃至世界政治进程的关键人物。从2015年的土耳其,到2016年的杭州,一些领导人会完成自己的G20首秀,而另一些则从国际政治的舞台黯然离场。G20参会外方领导人名单的微妙洗牌,或折射出各国政治局势的调整和变动,值得深入解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地位发生了关键性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却没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得到充分反映。这一现象反映了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结构及它们所选择的战略中的瑕疵。本文将分析这两个现象相互间的联系。
即将在杭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是中国首次领衔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在中方的推动和协调下,会议将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在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等重要领域建章立制,在G20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上迈出关键步伐,为世界经济长期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受欧洲殖民者统治,只能靠出口初级产品来维持经济运行,这严重地拖延、制约和破坏了现代工业萌生所需要的劳动观念的变革和劳动大军的形成。当中国企业建设的铁路、公路、桥梁、钢铁厂、服装厂、芯片厂开始在非洲扎根,当中国的纺织女工手把手地教非洲姑娘使用缝纫机,在不同体制对比引发深刻反思的同时,中国人的价值观也就悄然走进了非洲。
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中长期的债券利率下降快,而短期利率下降没有那么快,出现了在整体债券市场上收益率曲线整体趋于平坦化的现象。在一般的市场环境下,收益率曲线平坦化或过于平坦化的现象通常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市场有相当多的投资者预期会倒逼央行调整政策利率,从而使短期利率降下去,使收益率曲线能趋于正常向上倾斜的状态,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旧有增长机制乏力,新动力、新机制孕育之际,G20杭州峰会成为新旧动力转换节点。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本届峰会东道主——中国为世界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尤为引人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已多次参与G20相关会议。在王文看来,中国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带进了G20,赋予G20更加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企业破坏了竞争”。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报道引用了当地一个律师的评论。他认为:第一,中国企业是个国企,背后由政府支持。不愁没有资金。第二,中国企业出的并购价格很高,“挤走了”其它国家的竞争者,显得不公平。文章还对海航的相关并购耿耿于怀,颇有微词。
当前,G20已经成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相比于其他的政策协调机制,G20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各国经济逐渐分化,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已经陷入困境:面对各种紧迫或长期的复杂问题,各国政府束手无策;各项已经确定的合作意向迟迟难以推进;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深。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有个“三个馒头”的比喻。他说,中国人最理解非洲,因为中国人就是从一穷二白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一个人吃三个馒头才能完全吃饱,不能因此就说第三个馒头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馒头。西方殖民者占据非洲那么多年,没有解决好非洲国家吃第一个馒头的问题。
全球经济面临着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上一个周期的副作用短时间内难以消弭。从华尔街金融危机起,G7峰会已经失去全球经济协调者的角色。让新兴市场也参与全球经济决策,为破解全球经济的难题群策群力,是G20存在的意义。危机从美国开始,在欧洲激化,继而弥漫全球。危机中,中国是全球经济主引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高达25%。
种族主义日益猖獗的根本原因,是欧盟和西方国家整体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过去8年,欧盟GDP年均仅增长0.4%,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支出减少和高失业率。法国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25%。西欧福利国家社会支出减少和高失业率,助长了种族主义、排外主义和犯罪。
奥巴马总统跟习近平主席在九月G20杭州峰会期间,又要搞首脑会谈了。日本政客们又开始紧张了,少不了在加倍努力对美公关。应该是在密谋在杭州抢场子抢时间多搞点儿日美、日美韩、日美韩澳、G七、TPP……首脑会议,出风头,抢话语权,炒作政治挂帅。当然安倍也要假腥腥地演戏日中首脑会,死要这个面子,刷存在感。
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复苏乏力、贸易锐减,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的根源仍未解决。英国退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金融风险,分化货币政策需要协调,全球金融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如今,G20迎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危机应对,侧重于化解肇始于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危机;而长效治理,必然要面向73亿人,让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相信在中国积极推动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G20杭州峰会将更多体现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让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
中国利用好G20平台,积极推动国际反腐新秩序的建立,不仅是为自身破解反腐败“第二战场”的困局,也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需要借助G20平台,加强对中国声音的传达、解释,积极争取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正是因为在反腐合作上同样存在“发展中国家vs发达国家”的泾渭之分,因此二者间合作面临许多操作层面的困难,建立一个普适性的全球合作框架是远远不够的。
《办法》推出限额管理措施虽然意外,但却是一种不错的冷却剂,为这几年来野蛮生长、狂热扩张的网贷行业降降温、退退烧,有助于将整个行业拉回到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限额管理就像家里的保险丝,保险丝烧断了,短暂停电让人略感不便,但却可以防范更大的风险发生。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启了依靠快速增长的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这些经济体,比如印度和埃塞俄比亚,也收获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相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华盛顿共识”则遭遇惨败。
今年上半年,最惊心动魄的恐怕是“地王”的傲立江湖。50城土地出让首破万亿,“地王”219宗,成为有史以来“地王”出现最密集的年份。219宗“地王”中溢价率超100%的地块有109宗,超50%的达167宗。一时间,房地产的虚荣心终于超过了网红,成为了“不买对的,反正要买最贵”的代名词,并处心积虑地刷新着吃瓜群众的价值观。
全球经济面临着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上周期的副作用短时间内难以消弭。从华尔街金融危机起,G7峰会已经失去全球经济协调者的角色。让新兴市场也参与全球经济决策,为破解全球经济的难题群策群力,是G20存在的意义。危机从美国开始,在欧洲激化,继而弥漫全球。
8月7日至14日,环球网联合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举办了“中国网络名人非洲行”活动。《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在此次参访和调研活动中,从历史的视角审视非洲的发展,观察中国角色在非洲的变迁,写下了四篇《访非手记》。此为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