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不仅改变了英欧关系,也影响中英“黄金时代”定位——特蕾莎·梅首相此前中断中法英合作的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为中英关系蒙上了阴影——杭州G20峰会期间,中英两国领导人会晤时专门提到这一项目,习近平主席相当关切核电项目的进展。特蕾莎-梅虽未给出项目进展的笃定答案,但对中英两国的“黄金时代”定位予以肯定。
本周日本和美国两大央行相继召开议息会议,美联储按兵不动排除了9月加息选项,日本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则暂时限制了长债利率的上行空间,全球长债利率回落,股票、非美货币、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再次迎来甜蜜的窗口期。在中国央行巨量流动性投放和美元走弱的共同作用下,境内和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流动性再度回归宽松;国内长债利率也在保险等机构的配置需求下再度下行。
发现结果无非是一些老声常谈:一是说日企都要跑啦,数千万中国人失业怎么办!二是说“日本、美国,是50年来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愤青们无端反日反美,日企都撤了,失业的愤青们或许都搞不清是自作孽”。你看,讲着日企撤退的事情也要把美国拉进来说事。三就是一定还要牵出俄国来骂一骂,唠叨:不就是个“弹丸之地的钓鱼岛”吗?别忘了沙俄抢去的百万平方公里。
中美BIT谈判谈了8年,超过20轮,这场马拉松式谈判,双方谈判稳扎稳打,成果显著。2013年7月,双方开始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实质性谈判。去年6月,双方首次交换负面清单出价,并开始负面清单谈判。负面清单出价谈判,意味着中美BIT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在讨价还价中已经交换过三次改进了的负面清单出价,负面清单出价攸关双方核心利益,双方在这方面的较劲和讨价还价是可以理解的。
近日,李克强总理出席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并就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阐述中国看法、中国主张、中国理念。在题为《携手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的讲话中,李克强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任务。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前行,为建设一个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上,2015年,丝路基金向巴基斯坦投资16.5亿美元,用于建设卡洛特水电站,解决当地的电力紧缺问题,这不仅为当地带来光明与能量,也为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
最近几年,人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经济的杠杆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2014年末,中国经济整体负债总额为150.03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170%上升到235.7%。近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2015年底总体杠杆率234%,总体上讲,最近几年中国的杠杆率确实上升比较快,很多人担心这有可能对经济带来潜在风险,这也是政府提出要去杠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改变了前政府亲美制华的政策主调,南海岛屿主权争议从外力干预施压渐趋回归由中菲两国双边解决的路线。另一方面,美国进入“后奥巴马时代”,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遭遇挑战。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都反对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的南海立场出现趋势性调整,东盟国家的立场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他的“英国工业革命前是一个边陲岛国”的说法违背史实。事实上,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是欧洲(或许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当时唯一的潜在替代者大清帝国正走下坡路。工业革命前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战争,英国是所向披靡,不仅在欧洲战胜了法国,而且在海外夺取了印度、加勒比海和北美洲,这帮助其在工业革命前成为最大的帝国——日不落帝国。
刚刚结束的德国柏林州议会选举,默克尔领导的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再次失利,失掉半壁席位不说,其得票率更跌至二战后最低水平。德国铁娘子首次因此承认政府的难民政策有失误,并表示自己“确实负有责任”。那么,明年大选基民盟继续执政及她本人连任的可能性有多大?默克尔的表态对欧洲其他本就不积极接纳难民的国家又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吴晓求坦言,目前,还没有找到未来全球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的动力;但是,全球经济要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一定以科技进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先导。具体到各个国家,可能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他们寻找新的主导产业也有不同。有的说是生命科学,有的说是人工智能,有的说是新材料新能源,但现在还不清楚。
在去年年底加息一次的美联储,曾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动荡。而在今年内,美联储加息步伐变得相当谨慎,加息预期从年内4次左右降至年内加息一次,凸显美联储对市场内外因素异常敏感。不仅中国股市汇市变化会影响美联储加息预期,英国脱欧也让美联储不敢轻举妄动,而倒计时不足两个月的美国大选更将影响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中国传统制造业竞争力强,但压力也很大,所以要开放诸如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服务业领域,引导资本流入。“由于需求巨大,这些都是未来很有投资潜力的行业。如果把资金在房地产行业堆积比作是堰塞湖的话,要把水引走,就需要通过开放其他新领域吸引资金流向。”何帆最后表示。
对中国理财市场而言,2015年是“多事之秋”,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开放共同构成理财市场创新发展的宏大背景,但在政策松绑和业务创新名义下,理财市场也酝酿着各种风险。随着理财产品违约接踵而至,监管的主旋律逐渐从“鼓励创新”转向“严格规范”。但为什么规范?如何规范?规范什么?绝不仅仅是监管架构的重新排列组合。东汉班固在《汉书?刑法志》有言:“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意即不能仅凭一时之快而朝令夕改,令人不知所从。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网络和通信服务、移动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控的风险程度和可负担的成本,让更多的人享受金融发展的成果。
我们今天要开放、包容,实际上开放是自信的表现,开放才能强盛,中国的发展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所以我说了,很少有一个国家把开放作为国策的,今天在全球化逆转的情况下,我们全方位的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一带一路”提出来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响应呢?它不是简单地说让你投资,来解决就业问题、共同繁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且引领了21世纪人类的新文明。
中国的房地产多年来成为“永恒的话题”,核心就是:涨?或是不涨?事实上,2014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较为低迷的状态,成交量和新开工数都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趋势。而这种态势,也非常正常,毕竟在近十五年来,房地产的价格可谓日新月异,创造了足够多的经济奇迹,创造了足够多的个人财富奇迹,创造了足够多的企业财富奇迹。
众所周知,当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不良贷款不断攀升,资产质量形势严峻——2011年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078亿元,为十多年来最低点,之后逐季攀升且2014年以来增速加快。到2016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连续18个季度上升,余额高达13921亿元,不到五年时间增长了3.4倍。并且,即使在信贷总量激增的情况下,不良贷款率也从0.90%升至1.75%,增长了近一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是指引全人类经济社会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文件出台1周年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联合国总部主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张”座谈会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是开放、联动、包容的发展,是全球的共同事业。
民法总则草案七大看点。2016年7月5日,中国民法典的“纲”——民法总则草案面世。作为民法典立法“两步走”的第一步,民法总则确立的民事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等内容将发挥统领作用。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