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卞永祖:台湾追求“新南向”得不偿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卞永祖:台湾追求“新南向”得不偿失

发布时间:2016-10-14 作者: 卞永祖 

两岸经济合作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岸经济合作面临天花板,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比如,两岸货物贸易在2014年达到最高额1252.4亿美元,但是在2015年就下降了11.2%,只有1112.6亿美元。2016年1-6月,台湾与大陆货物进出口额为507.4亿美元,下降10.1%。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297.5亿美元,下降14.1%。

  作者卞永祖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于台湾旺报。


  上月举行的杭州G20峰会的内容结合了联合国的2030年发展规划,放眼长远,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转型,更好的维护当代和子孙后代共同利益。其实,在两岸的关系发展方面,又何尝不是这样?


  两岸经济合作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两岸经济合作面临天花板,到了不进则退的地步。比如,两岸货物贸易在2014年达到最高额1252.4亿美元,但是在2015年就下降了11.2%,只有1112.6亿美元。2016年1-6月,台湾与大陆货物进出口额为507.4亿美元,下降10.1%。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297.5亿美元,下降14.1%。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两岸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必然快速深化。两岸要携手解决经济合作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市场相互开放与有效监管,加快高端服务业的合作。两岸如不能携手,大陆市场恐被他国占领,台湾也会失去先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两岸构建一套长效机制。


  从全世界来看,大陆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端制造等高科技行业快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3.4%,人们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台湾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此时追求“新南向政策”,恐怕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杭州G20峰会特别提到了创新的作用。两岸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台湾虽然在电子等高科技行业具有领先优势,但是由于市场规模小,必须寻找海外的合作伙伴,无论从制造、市场、人力甚至资金方面,大陆都是不二选择。大陆科技也在快速赶超,比如曾经在大陆风靡的个人计算机、手机等台湾产品,最近几年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因此,两岸应该避免直接竞争,而是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合作,携手“赚世界的钱”。


  这次会议的成功,带给两岸的最大启示,就是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只有正视这些“发生变化了的形势”,才能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两岸经济搭建起长久稳定的合作框架。(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