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建设已成为今后深耕细作“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因素”确系软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东南亚伊斯兰发展的新态势尤其是恐袭事件频发, 已对“一带一路”软环境建设造成了极大冲击。随着马哈蒂尔重返政坛, 东南亚伊斯兰政治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伊斯兰因素”难以回避。探索将宗教交流纳入“民心相通”的举措之中, 旨在使“伊斯兰因素”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以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人文外交的特有风范。
大疆等中国高科技企业通过美国 “政审”暗示了特朗普一手发起的对华经贸科技战没有得逞。在高科技领域,美国举倾国之力打压华为、大疆等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非预期的利华因素还在不断释放。
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美双边商品贸易额同比下降9.0%,为17535.7亿元。同期中国与东盟10国贸易额同比增加10.5%,达到19803.5亿元。东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则扩大了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领先地位,双边贸易额达到22955.7亿元,同比增加11.2%。
现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很多国家纷纷向“东”看。“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给世界提供的一个合作倡议,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但这一格局的重组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因此,为更好地开展“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三个方面:谁在反对、为何反对以及如何应对。
两年前,当中国还没有开始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时候,某西方媒体就指控我们“电子垃圾”问题十分严峻,并要求我们进行垃圾分类。两年后,当中国开始实施更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时,这家西方媒体又开始污蔑我们是“环保独裁”。它,就是英国《卫报》,一份创刊将近两百年的老牌大报。
近期,围绕科创板建设和注册制试点,国家有关部门接连推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既服务于科创板这个增量改革,也是在为全市场深化改革打基础、添力量,很多举措有望向全市场推开。
2019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度上半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7998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743亿元,增长7.0%,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15日,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GDP同比增长6.3%。展望下半年,当下的全球经济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全球宏观经济先行指标PMI等指数超预期跌落,市场信心低迷,或将拉低投资者预期。先行指标的持续性下跌预示着全球经济增长在2019年下半年可能面临较大的冲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无疑是这几天的热门话题。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3%。这是一个很稳的数字,处于合理区间,蕴含颇多亮点。然而,这个数字在海内外仍可能引起多种解读。像以往一样,恐怕还是有人盯着某一个或几个有所放慢或不甚理想的数据,唱衰中国经济。
7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与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合办《为“一带一路”倡议导航》中文版报告发布与研讨会。发布会由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主持,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丹尼尔·拉塞尔做了报告发布。
不久前举行的第八届清华世界和平论坛设置了WTO改革专场,欧盟驻华大使郁白开场发言,通过对WTO改革阐述其观点,也谈及了中国改革。笔者认为郁白先生的认识存在不准确和矛盾的地方,并就此展开辩论。
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出席国会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愿意通过我们的手段来维持当前经济的良好形势”。该言论被美媒解读为鲍威尔继10日众议院发言后再度释放降息信号。
新世纪伊始,189个国家便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承诺要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十几年匆匆而过,一些国家依然饱受贫困困扰,而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成就最为显著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美国单向的“极限施压”对中国脱敏了。美国用力过猛的“极限施压”逼出了敢于迎战的中国。在此情势下,平等协商才能妥协共赢,互相尊重才能达成协议。“极限施压”是霸道,平等协商才是王道。
印度的“尴尬”在于:一方面,需要依靠美国来平衡中国,而其传统上最友好的伙伴俄罗斯同中国的战略关系日益紧密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印俄在对方外交中的战略价值。另一方面,需要同中国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论是基于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还是出于山水相连的地缘现实。
70年对话5000年,从良渚和陶寺就破土而出的定居文明幼苗,历经5000多年,终于长成定居文明的参天大树;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民族,同一种文明;这就是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依据美国最新民调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特朗普是在2018年美国经济周期性好转,美国经济快速扩张,距离下届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两年半之际挑起对华贸易战的。近期的民调结果也许不足以给特朗普政府制造恐慌情绪,但这些民调读之使人不悦,无疑增加了特朗普政府身上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如何看待七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央党校教授章百家于7月4日做客“人大重阳名家讲座”,回顾七十年来外交观念变迁。
随着外部因素向好、减税降费继续深化等事件的发生,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喜忧参半,全球股市涨跌交互出现相当程度的波动。笔者通过观测金融市场的交易数据,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和整理后发现: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对市场的情绪有所扰动,但是总体上看,金融市场仍然流动性充裕,且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从上半年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美贸易如何推进,无论中美经贸磋商结果如何,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始终保持稳健。而我国坚定深化改革步伐不变,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稳健步伐不变。无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否,我们都有理由对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抱有期待,全年实现6%以上的经济增速目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