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经济发展领域起到示范作用,深圳还将带头实现产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等。《意见》充分肯定了深圳全新的战略地位,深圳曾是中国首个经济特区,如今又被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是北京自1979年以来第二次对深圳「加码」,意义非凡。
《意见》对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试验区和窗口的重要作用与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提出: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在主题分享中表示,在中国ESG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在的三大攻坚战。以“E”来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好跟它相对应。扶贫攻坚战,“S”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扶贫。另外,防控金融风险事实上对防控金融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禁止中央政府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无经济效率的“僵尸国企”提供补贴或贷款的通知才是刚刚开始。应该退出的僵尸企业不仅仅包括银行贷款预算软约束下的部分国有僵尸企业,而且应该包括隐性预算软约束下的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那些国有上市“僵尸企业”,是僵尸企业的全面退出。
虽然不会上演牵连多位政治人物的连环爆炸丑闻,但爱泼斯坦一案的实际负面影响早已铸成。无论是个人还是系统原因,爱泼斯坦都再次以生命,验证了美国所谓“司法公正”的虚伪性。
评估宗教交流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建构中的功效后发现,“宗教因素”既是我国与丝路国 家缔结友好关系的历史助力,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深化伙伴关系的现实动力; 量化分析表明: “宗教因素”在我国周边外交中既是一个历史变量,更是一个现实变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与地区宗教人口分布对中国周边国家宗教基本格局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尤其是伊斯兰教的 “去中东化”发展趋势,使得 “一带一路”面临宗教极端主义冲击的可能性激增; 将宗教交流纳 入经略周边的新思路以助力 “奋发有为地开展周边外交”的对策建言,旨在强调宗教资源转化 为外交资源后,实际彰显了优化 “一带一路”软环境的战略功效。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变幻莫测,美国欲加码至“关税牌”,又声称遇上圣诞购物季,暂缓征税;欲打“科技牌”,又声称美国农村通讯公司依赖华为设备而暂缓禁令。对此中美贸易摩擦有望暂缓?还是再次升级?将在美国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能否达成共识?人大重阳君从“斗而不破”的角度为您独家解读“美国对华贸易摩擦下一步十招”。
“贷款创造存款”与“存款约束贷款”更像一个循环往复过程的两个节点,只是问题分析的侧重点和切入角度不同。
40年前,深圳向香港学习;如今乱象频生的香港正被深圳超越。港深“双城记”呈现出不同的风景线。香港这边,街头乱象持续逾两个月,暴徒们冲击立法会大楼和中央驻港机构,围堵机场让机场瘫痪、殴打禁锢遊客,让香港形象受损。
特朗普总统宣布将在9月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这打破了他今年7月在日本大阪与习近平主席会面时所做的承诺。近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这一决定显然与美国此前设定的相关量化标准不符,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等人对此举提出质疑和批评。
从本周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将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开设“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第一篇专栏文章“China and worl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于2019年8月20日刊出。
当前,暴徒在香港挑起事端、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全球范围抹黑中国在新疆的反恐措施的舆论战,以及美国对台军售等等,如此种种,显示出美国正在实施一场“混合战”,其目的是阻止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保卫中国免受这些攻击!这是总结美国对苏联、德国、日本或其他国家实施的所有类似攻击,得出的重要经验。
今夏,香港爆发持续动乱,暴徒公然袭击警察,破坏法制,甚至占据机场,殴打旅客、记者,再这样闹下去,东方明珠渐成港殇,值得好好反思,有十大启示。
作为一场覆盖全国且耗时一两年的竞选而言,当然不是候选人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集团作战。也正是因此,外界在分析选情时也总是会看看这些参选人竞选团队的搭建情况,尤其是作为竞选操盘手和大管家的“竞选经理”到底是何许人也。
3000亿美元加税10%的关税武器,给美国人的圣诞购物季带来了恐慌。特朗普总统意识到了关税武器的双刃剑效应,决定将一些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推迟至12月15日。圣诞购物季,美国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更为旺盛。若这些商品加税,不仅造成美国消费者购物成本上升,也降低了经营商打折销售的热情和空间,从而拉低美国购物季的销售额,影响美国经济增长。
“赋能”这一词从2016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近几年逐渐升温,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了。“赋能”的本质含义是什么?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是如何实现的?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日前,《金融时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教授。
金融的本质不在于表面的资金的融通,而是在于对融资带来风险的一种机制安排。吸收、承担和管理风险是金融的基本职能。当下我国金融开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球经济中存在的那些不确定性,而吸收、承担和管理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正是金融体系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所在。
在全球瞩目下,2019年G20大阪峰会顺利召开。中国在这一“全球经济金融治理首要平台”上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国际有识之士高度评价中国在G20机制上的积极贡献与引领角色,普遍认为中国推动G20在国际治理面临重大挑战的背景下仍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迎难而上。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暴乱无疑给这个重要的合作平台制造了障碍。暴乱不仅给香港制造了自我孤立,也使香港与内地正在协同构建中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可能受到破坏。
聚焦近年来主要上市金融机构的市值及市净率之变化,会发现其走势明显分化,挖掘其发展态势和背后原因,也许可以让我们发现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增长新动能之所在,及其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