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不断制造事端,肆意挑起贸易紧张局势,引起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中美贸易摩擦向金融领域蔓延。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怎样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局势变化,中国如何克服外部困难和挑战,推动落实好金融开放“新十一条”?8月9日,人大重阳与北京金融街服务局联合举办题为“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经济形势”思想沙龙,邀请多位资深专家和业内人士,聚焦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把脉全球经济、金融形势。
克什米尔地区是国际公认的印巴争议地区,是由1948年8月13日安理会决议、1949年1月5日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决议、1972年《西姆拉协定》等印巴双方共同接受的国际法文件确定的争议领土。近日,印度政府突然通过总统令废除保证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印度宪法第370条。
据11日中新经纬报道,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超过同期GDP 6.3%的增速,从地方上来看,也有多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跑赢当地GDP。很多人对民生和经济数据脱敏。原因在于,GDP数据再大,按照14亿人的分母平均,也被稀释了。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让人们对“平均”不感冒。
在脸书(Facebook)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可能以向FTC支付50亿美元和解金的代价结束的消息为世人关注的同时,美国再次发生了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这次泄露的是个人金融信息。
“岂有英雄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豪言壮语开口易,真要力行太难为。不到两年前,尼尔.伍德福特(Neil Woodford)还是英国基金业的大牛人,号称“英国的巴菲特”,众星拱月,而今天还不满60岁的伍德福特却已是英雄末路,墙倒众人推。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这个暑期档的奇迹,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超越三十亿人民币且还在增长的票房,网络中和媒体上的议论讨论,年轻人的口碑传播所引发的持续的轰动都让这个相对平淡的暑期档有了自己的活力。
当前,美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本来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创造一个更大的共同市场空间。然而,美国政府却不识时务地将中国列为所谓“汇率操纵国”,这只会导致美元逐渐失去“可以买到中国产品”这一信用依托,相当于美国自掘美元霸权坟墓。人民币的地位不仅不会受到动摇,反而能收获长期利好。
在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要办好自己的事,必须落实好“六稳”政策,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实现“六稳”?首先来关注稳就业和稳金融。
过去几天,伴随国际贸易局势紧张,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集体震荡,而黄金价格却是一枝独秀、持续走高。8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盘中一度突破1500美元/盎司关口,创6年多以来新高,年内涨幅超过15%。
8月5日(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除了下跌本身,它还跌破7重要心理关口。金融市场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单日下跌3%,创2019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继2015年人民币贬值导致美股大幅下跌之后,美股再次上演了同样的戏码。
我的意思是,英国批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制度是相当荒谬的,因为在英国统治的150年里,它根本不允许香港举行任何选举活动。它成为了英国对香港分而治之的借口。英国试图离间香港特区和中国大陆。
作为一项历史人类学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选取印尼较有代表性的三座郑和清真寺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结构造型入手,通过与阿拉伯、中国、爪哇、印度传统风格宗教建筑进行比对,探寻这些清真寺对不同文明的借鉴汇融。然后通过对清真寺建造者与当地信众的调研访谈,探究这些凝聚在建筑中的文化因子对当地华人信仰仪式、日常生活、身份认同、族群关系的影响,发掘“郑和记忆”的当代价值。第二部分考察华人穆斯林移居南洋的历史及其信仰之嬗变。这一进程的高潮发生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华人穆斯林实际上起着传播有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的作用,与源自中东、南亚的伊斯兰教派一道,共同丰富、重建了当地人的精神世界。他们与中东、南亚穆斯林移民,以及南洋诸岛上的原住民,在漫长的互动与融合过程中,携手创造了共同的信仰与灿烂的复合文明。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理应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中国金融市场也应该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应该继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建立一套能吸收风险、分散风险、处置风险、有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也是当前最重要的改革任务和目标。
张颐武认为,抖音正在聚合社会,打开大众对世界的想象,“在未来,人们将通过短视频来创造新的社会认同,创造凝聚,创造积极的知识。社会创新里面所具有的重大功能,都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开,更多正能量将得到更广泛的传递,人们所想象的那个美好的社会将有更多的可能性。”
“澜湄合作”机制是由中国参与的,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多边、多层次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倡导的国际性区域合作机制。过去几年,“带湄”两大机制实现了联动发展,“澜湄合作”机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建设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澜湄合作”机制提供了机遇。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在此背景下,“带湄”联动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小微企业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总量、税收、就业乃至创新中的主力。但是,伴随粗放式发展,我国中小微企业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企业数量过多,过度拥挤、盈利能力差、议价能力差、平均创新度不高、附加值低、管理不规范,导致我国小企业平均寿命较短。
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却将之作为“情人节”了?人缺什么才最想要表现什么。答案或许不是,因为我们的情人越来越多,相反,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孤独越来越多。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自2018年3月中美经贸摩擦出现以来,双方长期保持对话和磋商,美国的对华政策也进入加速调整阶段。40年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演变始终是反映美国对华政策的晴雨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中美建交40年来经贸关系的变迁进行梳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两国的经贸合作情况,进而探究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出现的症结及未来发展前景。2016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加速调整阶段,中美经贸磋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贸易政策背后也折射出美国新的国家战略选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美国愈发倾向于从“相对收益”的角度考量中美经贸关系。展望未来,双方的有效沟通和战略再保证对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7元,随后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时关于人民币是否会“一泻千里”、中国货币是否稳定的疑虑开始蔓延。人民币汇率贬值,是由市场力量推动和决定的。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不取决于意外因素,而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看,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基础。
8月6日,美国财政部迫不及待给中国扣上“汇率操纵国”的帽子,究竟是为反击人民币汇率“破7”?还是为全面狙击中国经济?在日趋白热化的中美贸易摩擦中,这顶意料之中的帽子究竟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贸易摩擦范围终将扩大至金融战”,其实人大重阳早有预判!今日,人大重阳六位专家,围绕美国指控中国“操纵汇率”,以及未来中美金融博弈等方面展开独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