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开设“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专栏,每周二刊发文章。以下为每期文章汇总:
近几十年来,人们熟知“黑天鹅”,“灰犀牛”等词汇,表示某些特定的经济现象。专家开口就是“黑天鹅”,学者闭口即是“灰犀牛”,连普通民众都对这两个专用词都耳熟能详。因为这两个词汇集中表现经济领域出现”意外”和出现“频率”,“概率”及对经济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准备得怎么样?一段视频让中国人看清了美国高层的备“战”状态如何。
五连跌!以美国道琼斯指数为主要代表,西方各国本周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纷纷“沦陷”!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史上罕见的“黑暗一周”。是又一次“大萧条”要来了吗?
自上周开始,伊朗新冠肺炎疫情以超出寻常的速度快速发展,已经对中东战略格局和我在中东的海外利益构成严重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抗击疫情。中国政府坚守责任,行动高效,信息公开透明,赢得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全世界科学工作者的认可。
中国的抗击疫情的斗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地区捷报频传,不断传达着令人振奋的消息。但是,现在还不是“高唱凯歌”的时候,也不是评功摆好的节骨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6日举行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的,湖北和武汉的疫情依然“复杂严峻”,其它地区的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由此可见,虽然在大局范围内看,疫情防控局面向好的趋势不断“拓展”,但是“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坚决阻断各种可能的传染源
我国全民参与的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牵动世界的目光。中东地区国家对我国的抗疫阻击战给予高度关注,积极行动,向中国提供急需的物资援助,彰显了中国和中东国家间深厚的友谊,这种患难中的真情令人感动。我国全民参与的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牵动世界的目光。中东地区国家对我国的抗疫阻击战给予高度关注,积极行动,向中国提供急需的物资援助,彰显了中国和中东国家间深厚的友谊,这种患难中的真情令人感动。
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全社会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控制好疫情,防止疫情扩大扩散。这是第一个方面的任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物资支持、服务支持。第二个任务是怎么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地运行。即便是没有疫情,各地政府也是有责任落实或者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条件的。
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经历时一个多月。中国人民由疫情初期的被动、消极防御,转为主动、积极的进攻态势,使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新确认的患者人数与治愈人数出现反向发展趋势:新增确认的患者连续两周下降,而治愈人数逐日增加。这两个数字关系的转换,显示出中央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正确的,并正在体现明显的效果。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力量。
新冠疫情中,许多变化正在重塑人们对生活的想象力,例如通勤压力下降了,远程办公增多了;出门购物减少了,网购频率增加了;集中上课取消了,在线课程丰富了……
在2020年2月23日进行的“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大任务,对指导进一步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狙击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The China Current主持人周柳建成就新冠肺炎疫情采访了中国前副外长何亚非。本期采访音频(全英文)可在文章下方点击阅读原文听取。更多内容,可前往The China Current网站查看。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0%。中国疫情发生后,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防控疫情的发展。首先,他们诚挚地希望中国能尽早地控制住疫情。作为14亿人口大国,中国能控制住疫情,就是对世界人民的最大贡献。另外,也只有控制住疫情,中国经济才能早日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才能回归到正常轨道,全球经济才能得以最大受益。
国际上研究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一般是从冲击的三个方面来评估:对需求的冲击、对供给的冲击和对信心的冲击。三种冲击在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的传导会产生合力影响GDP的增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进入全力战疫状态。疫情叠加春节的影响,1月份CPI同比上涨5.4%,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升至8年来的新高。虽然我国2003年非典时期以及近年其他发生较大疫情的国家在疫情发生时期物价并未出现大幅攀升的情况,但考虑到此次疫情影响已远超非典,我们有必要对物价形势高度关注。全面战疫的同时,既不能因供给不足而影响民生,也不能因物价走高而影响民心。
显然,新冠肺炎(Covid-19)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威胁——病毒不分国界。因此,中国不仅是在为自身抵御病毒,而且正在前线为全人类战斗——所以世卫组织(WHO)适时宣布,新冠病毒是“头号公敌”。正是因为其他国家和中国人民都受到了直接的威胁,所以可以想象,每一个国家的机构组织、媒体,要客观地反映这一事件并非易事。尽管如此,面临这一共同的威胁,各国应尽可能消除出于国家考虑而产生的偏见。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采取了空前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势必会对全国的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要从全年来看并进行总体分析,现在无法做出准确估计,因为疫情何时可控、何时结束还未确定。中央已经部署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两手都要硬。
饮食文化催生饮食需求,但如果管治的力度跟不上饮食需求的膨胀,就带来了问题,如乱食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导致传染病的暴发。饮食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需要外界的一个强制手段进行制约。世界上的有些文明对食用特定的动物有严格限制或明确要求,避免了对部分动物的食用。有些文明则将所有生物纳入关怀的范围,一定程度减少了对动物的食用和由此带来的危害。
70年来,新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和科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经济转型最为明显,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亿美元,人均GDP约为9000美元,已经达到相当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中国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