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了100名中国学者联名《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中国学者在公开信中表示:近来,我们听到很多将新冠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声音。我们认为,这无助于中美两国和全世界共同遏制这场几十年来最大传染病疫情的蔓延,无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及该信联名签署人王义桅告诉您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美股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约10年,从9,000点附近慢慢涨到了最高点的29,800点,大概这样一个速度,所以它是一个10年的牛市。中国的市场不要说10年,1年都很难,中国市场有个那么半年、8个月,它就开始出现了长时期的下跌。
劝劝少数西方政客戴上“口罩”别乱骂中国啦
无论是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应对都比美国更胜一筹。这将使得地缘政治版图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大大倾斜。美国应对这场灾难性大流行病的战线拉得越长,这种倾斜就会越大。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作者提出了迎接“春暖花开”的十大对策,即“四个抓+四个新型建设+两个助推”,一共十点。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范围蔓延,给本来就很脆弱的世界经济产业链一个很大的打击。人们面临疫情压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经济活动。产业“趴窝”了,经济活动停止了,无疑给正在抗疫的社会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日前表示,习近平主席呼吁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对各国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日前撰文指出,在新冠疫情持续冲击和未来还面临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应当从过去“保增长”的数字目标转向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底线管理”。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应对病毒挑战的历史。这次疫情过后,公共卫生变量会和气候变化等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思维”逻辑中的常量,深入影响全球化逻辑。政党意识形态嬗变,国际规则改写,世卫组织今后可能会被放在与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一样重要的位置看待……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给各国公共卫生体系、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建立起来的全球供应链都带来严峻的挑战。
在过去两个月中,我的家庭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家庭一样,被封闭在小区之中。最紧张的时候,每隔一天,每家才能有一人外出采购。但我们的生活却如往常一样,家里需要的绝大多数生活物品都通过网购由快递直接送到小区门口。春节期间,我们还吃上了当地著名饭店外卖的美味菜肴。
美国股市熔断4次,中国还能独善其身吗?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有何影响?人大重阳与观视频合作共同推出《重点思维》栏目,邀请人大重阳研究员点评世界形势,对世界重要问题进行解读。视频列表见下:
虽然股市危机和金融危机并不总是能等同起来,但金融危机的“脚步声”已经可以听到了。相对来说,中国不会出现全面的经济问题,虽然股市也出现了下跌,但是风险正在收敛。加上中国国内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此时为市场稳定住信心是最重要的。中国的事情,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下午14:00,根据霍普金斯大学汇编数据,全球已有超664924人感染新冠肺炎,30848人丧生,新冠肺炎大流行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以人们意料之外的方式在展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人与病毒的战争。病毒无影无形、悄无声息但威胁却无处不在。病毒跨种族、跨国界,这次战争的敌人不是某一个具体国家,但却让每一个国家陷入了战时的紧张。
中国的思想领导力目前对世界至关重要——中国是唯一成功控制住新冠疫情的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卓越表现与美国应对混乱导致其国内出现灾难性后果,形成鲜明的对比。若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成功控制疫情的中国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当前危机中所展现的全球领导力是多么重要。
美联储不断推出力度超前的政策举措,表明全球疫情,特别是美国疫情的发展对国际金融的冲击不断加大、超出预期,并将对全球分工和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现在仍面临很大的抵御外部输入和病毒再次爆发的压力,以及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和就业稳定的难题,在宏观政策上,必须保持定力,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已经让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许多被“感染”的症状:全身乏力(发展动力不足),呼吸不畅(流动性弱),缺乏食欲嗅觉变差(资金供应紧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G20开会,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团结抗疫,并答应提供高达5万亿美元的支持抗疫计划,几乎各国国家还各自出资计划,用于支持各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并尽快恢复经济的正常秩序。
美国是制造危机的大师,更是转嫁危机的超级大师。世界经济发展多次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