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带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纽带,发展绿色投融资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报围绕相关话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中央银行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率市场化调控体系改革是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议题,建立高效的利率调控体系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增强金融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重点抓好九项任务,其中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刘英表示,面对外需不确定因素,明年挖掘国内需求十分重要且潜力巨大。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当前需要进一步深挖消费场景潜力,并让重点群体能消费、愿消费。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此次会议,对明年经济发展定下了怎样的方向?部署了哪些具体的工作任务?《新闻1+1》本期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带来分析解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2月4日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上调至5.2%,但也警告全球经济仍面临贸易紧张和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公共财政挑战等下行风险,呼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等。
中方呼吁印度在实现现代化和发展道路上互相帮助,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会见印度驻华大使罗国栋时做出上述表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时隔14年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
12月9日,一场重要的会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提到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年以来,中国长期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这一次货币政策的前缀变成“适度宽松”,意味着什么?
“我国发展的机遇来自内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说。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巨大的内需潜力,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会议中提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一提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对当前经济风险的应对,更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们的目的是要着重准确把握立法原义,阐述制度内涵。但在阐释、解释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就条文谈条文,而是注重整体解释,注重民法典的价值。”
王晋斌认为,当前宏观政策的特点在于,资产价格被全面纳入中国宏观政策调控框架,相当于卖出了一份看跌期权,随着资产价格的回升将有力促进消费和投资,起到稳经济、暖经济的作用。
广州论坛2024年年会由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举办,为期两天,主题为“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迈向世界最好湾区”,吸引了数百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界精英参会。
吴晓求表示:“当前,我国要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相对比较困难,改革的一大着力点应该是让存量财富止跌回稳、回升,其中重要方面就是资本市场止跌回升,因为其资产流动性好,对消费的扩张具有直接的作用,房地产的止跌回稳对消费的扩张也有正向作用。”
何伟文指出,根据共和党2024年竞选纲领和特朗普竞选中多次许诺。与世界贸易与投资最直接的是两条:第一,制造业回归美国;第二,关税保护:对来自全球产品普遍征收10-20%基础关税,对来自中国产品征收60%关税。 这将给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灾难性打击。
王庆表示,对于否极泰来的理解正是因为市场已经调整的足够充分。在本轮市场表现中能够在“9.24”之前持有股票和持有高仓位的投资人都有可能获得收益,这表面上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实际上更多的是反映了这类投资人真正坚信价值投资,因为市场已经到了足够便宜,而且有巨大投资价值的时刻。
比特币的故事要从2010年5月22日说起。佛罗里达程序员拉斯洛·汉耶茨(Laszlo Hanyecz)在比特币论坛上发了个帖子:他愿意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
截至目前,202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特点是贸易汇率与金融汇率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一篮子货币贸易汇率(CFETS)升值1.9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金融汇率)贬值2.66%,人民币在非美元主要货币中保持了强势是这种背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