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对华接连出招,疯狂给中国施压。在利用各种借口对华制裁,联合别国对华挑衅之后,近日, 美方又有新动作。日前,有美国议员亮出了一份“反华法案”,试图对华展开新攻势。不过,美方有美方的反华方案,中方有中方的“制胜法宝”,不论美方使出怎样的招式,中国在这场中美竞争中也绝不会输。
2021年4月13日,是一个需要我们记住的日期。这一天,日本政府为了“省钱”“省心”,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废水。
芒格旗下的公司在阿里被处罚前,就已经增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他们为何做这笔投资?芒格没有说。不该说的便缄口不言,这是世界投资哲学大师芒格一辈子恪守的职业操守。
近段时间,美欧不断捏造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谎言,试图借此加大对华施压。相关反华政客对涉疆议题进行政治操弄的同时,西方一些“新疆问题专家”则趁机为这种对华抹黑提供所谓“学理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驳斥西方反华势力炒作涉疆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学术问题。
1971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登了一则消息:新华社十三日讯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今天下午举行欢迎仪式,欢迎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友谊比赛。欢迎仪式和友谊比赛在西郊首都体育馆举行。
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主办的“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于4月11日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并发表演讲。
埃及时间2021年3月23日上午,中国台湾长荣集团旗下巴拿马籍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导致河道运输被切断。3月29日,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
美国一方面强调要和中国展开“规则竞争”,另一方面却又使用各种小动作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企图把中国完全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之外,大有把中国开除“球籍”的野心。
美国仍然具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实力,其自我修复仍然是重要的选项。目前,大多数人比较看好美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美国的一些难题是可以解决的,对美国经济从疫情大流行中复苏持乐观态度。
4月1日,马来西亚外长希山慕丁在中马外长记者会上称中马“一家人”,并称呼中国外长王毅是“我的大哥”,王毅现场回应“我们是兄弟”。
新疆棉花事件再次暴露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软肋——标准。设在瑞士的BCI凭什么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敢对中国棉花“下手”,就是因为标准在它手里。
银行业转型一直是金融业的一个热门话题,2019年6月以后这个话题更热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联储、欧洲央行在过去两年对此开展多次讨论,而英国央行在2015年就已开始,至今已6年之久,他们都是因为央行数字货币 (CBDC)的出现而对银行重组进行讨论。
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大型数字平台日益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其掌握的海量数据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各国为增强自身的数字经济竞争力,纷纷加强对大型数字平台企业的治理,实现对本土数字市场的权力再配置。
4月8日,处于漩涡中的Archegos资本委派的公关公司回应,目前Archegos资本暂不对外发表评论。但可以明确的是,某社交媒体上以Bill Hwang名义的发声都是假的。
受Archegos Capita爆仓事件的影响,野村在东京交易的股价下跌高达15%,抹去3月全部涨幅,创下自2011年11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最终收跌16.3%,创纪录最大跌幅。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日前,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打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
拜登总统要砸2.3万亿美元搞基建,说是受了“对手”中国的刺激。这项计划准备投资6210亿美元用来资助传统基础建设的升级,其中包括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网络、电动汽车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例如港口和机场。但中国有句老话不知他是否知道:钱能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在给国际经贸和传统金融体系带来重大冲击的同时,也催生了以无接触、无纸化为特征的线上经济、云服务等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遏制借贷机构误导利率宣传,央行再发新规。3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贷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同时,央行还明确了年化利率的计算标准。
最近因为新疆棉花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一致“围剿”,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原因很简单,西方国家倚仗掌控的宣传机器,大量散布谣言,污蔑中国新疆棉花是“强制劳动”的产品,所以让所有使用新疆棉花做原材料的企业下架新疆棉花,力图从根上置新疆棉花产业于死地。用心极其恶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