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易财经、网易研究局、经济学家圈主办的江春泽著述研讨会于4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在会上发言表示,在与江春泽33年的交往过程中,认为她对学问、对国家、对民族有着深深的眷恋和责任。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微博大V爆料某上市公司与盘方合谋进行市值管理、“坐庄赖账”等情况,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到2030年和2060年将分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承诺,中国政府说干就干,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各项指导性政策,全力推动“碳排放”的控制,产业界也闻风而动,展开了产业转型和有关的创新工作。
“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能够提供多样化、流动性好、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资产类型来进行组合。而随着注册制的推进,未来A股的退市速度会大幅加快。”
在谈论中国今天的成功和伟大复兴,人们无不谈起邓小平的功绩。能够让中国这样一个背负几千年文明和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结构的国家跨越西方世界用了几百年时间造成的历史鸿沟,一举迈进世界“强林”,除了毛主席之外,非邓小平莫属。
拜登上台百日,虽然中美关系已经较特朗普时期有了不少变化,但整体关系的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基于此,不少专家认为拜登时期中美关系前景黯淡,双方在经贸、科技、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仍将激烈交锋,无法摆脱特朗普时期关系螺旋下跌的基本模式。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目标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个革命是冲击性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缓和这个冲击性,使它变成可持续的过程,变成静悄悄的革命而非冲击。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续存长达二百四十年的清代旅蒙晋商第一商号“大盛魁”在资金筹措、业务开展和红利分配等方面的特点显著不同于“民营企业”特征突出的同期晋商普通商号,而是具有一定的“准国有企业”色彩。
5月4日,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的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接受法新社采访时声称,在当前中欧关系的大背景下,欧盟已暂停推动批准中欧投资协定。全球各大媒体对此迅速跟进。
近年来,随着中国私募行业的持续发展壮大和管理人头部效应的不断加剧,全行业有越来越多的新锐私募,凭借着犀利的投资进攻实力与阶段性的业绩爆发,不断跻身于百亿级私募行列。
近日,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已经起草了一份法案,计划在未来五年对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投资千亿美元,并计划设立白宫首席制造官,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半导体芯片等需求。
水滴首日大幅破发是件扑朔迷离的事。中国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水滴周五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首日收盘重挫19.2%。水滴由中国腾讯投资(腾讯持股比例达22.1%),其美国存托股份(ADS)开盘即破发,报10.25美元,收报9.7美元。水滴IPO定价为12美元,
杨洁篪主任在安克雷奇的那段话讲到了美国的最痛处,美国的硬实力、软实力都在下降,这些实力其实是一个外壳,里头没有那么大实力了,这个其实就是红楼梦的贾府“架子没倒,内瓤进上来了” 中美安克雷奇对话释放出什么样的信息?拜登上任后对华策略和特朗普时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北京中轴线向北255公里,金莲川草原元上都遗址内,敖包顶上的蓝色哈达似乎永远在风中飞舞。
抹黑内地疫苗,拖累香港抗疫成效,是一种政治病。“医管局员工阵线”(“医员阵线”)就患上了这种病,而且病得不轻。
经过通宵谈判,4月21日凌晨,欧盟就《欧洲气候法》达成临时协议,2050年碳中和目标将被写入法律。正如欧洲理事会环境与气候行动部长若昂·佩德罗·马托斯·费尔南德斯所说,《欧洲气候法》将成为法律之上的法律,为未来30年欧盟与气候有关的立法设定框架。欧盟坚决致力于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英国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China is wrong to think the US faces inevitable decline),称“中国精英认为美国注定衰落是误判”,并以全球企业市值的排名为例阐述了他的这一看法。
巴菲特接班人问题,早已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十多年悬而未决,现在终于有了答案。伯克希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巴菲特,这位领导这家企业集团超过50年的亿万富翁,将其继任者确定为副董事长格雷格,这使美国企业界最大的继任问题之一尘埃落定。
4月25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发布了民意调查,仅有52%的美国人对拜登迄今採取的政策行动表示赞同,42%的人则明确表达了反对。同一日,全国广播公司也公布了调查报告,拜登的支持率为53%;霍士新闻给出的数据是54%。几家美国媒体公布的数据相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