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7 作者: 李向阳
2021年7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召开“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论坛,会上发布了《G7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一带一路”比较与中国对策》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主题研讨环节发言。
编者按:2021年7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召开“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论坛,会上发布了《G7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一带一路”比较与中国对策》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在主题研讨环节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李向阳
感谢王院长邀请参加人大重阳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论坛,刚才何老师的《G7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一带一路”比较与中国对策》报告,从时效性到分析深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在国内的智库里可以说是反应最迅速的。尤其是对于美国倡导的与“一带一路”相对抗的对象做及时的分析,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践意义。
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美国推出B3W方案和“一带一路”相比较,“一带一路”正在发挥鲶鱼效应。
在二战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一直是一个特殊领域,因为私人投资不愿意投。它的风险大、收益低,无论是发达国家、企业,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缺少投资的动力,中国的“一带一路”为解决这个难题开创了先河。而“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又迫使引导发达国家来进入这个领域,这对全球是一个好事。如果能够带动发达国家来进入这个领域,不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全球治理的改善。所以,“一带一路”的价值,公共产品意义非常明显。
二、B3W的出现给“一带一路”客观上正在带来挑战。我们需要对它未来给“一带一路”的发展带来的挑战给予足够重视。
首先是B3W的定位,何老师已经谈到它的定位就是跟中国战略竞争,这种竞争必须放在中美全面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背景下来看待。在最近出版的名为《Long Game》一书中,白宫国家安全委员负责中国事务的杜如松提出,美国跟中国未来竞争不是美元对美元、舰船对舰船、贷款对贷款的竞争,因为一对一的竞争对美国来说竞争不过中国,它需要的是不对称的竞争。未来美国对“一带一路”就会需求不对称竞争。这种不对称竞争恰恰在效仿以往中国对美国的做法,比如在军事领域,中国并不寻求与美国进行对等的竞争,美国生产什么我生产什么,而是在特定领域生产一些杀手锏。如果把B3W放到中美背景下,我们就能够对美这个方案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有足够的认识。
其次,B3W需要放在美国印太战略下尤其是印太战略的机制化背景下来看待。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一带一路”机制化在理论、实践上都没有达到真正地共识,在中国学术界也没有取得共识,而相反我们看到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现在的B3W未来都将走向机制化。那么一个没有机制化的对一个以机制化作为最终目标的,在未来的竞争中当然是不对称的,没有机制化的风险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
最后,美国倡导的B3W强调市场化运作。在这种模式下,B3W的运行主体首先会选择那些有商业投资价值的项目,至于那些缺少商业投资价值的项目则会被抛弃。在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后一类项目非常普遍。面对这种竞争,“一带一路”怎么办?在特朗普时期,美国智库都在谈这个问题,它不需要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所有的基础设施领域都投资,只需要投经济上有保障,战略上有收益的项目,不会宣称做全方位。这样一个竞争战略对“一带一路”可持续性究竟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必须要关注。
与此相关的最后一项挑战是在特朗普时期应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时候,他提出用质量型对抗中国基础型的基础设施,也就是用规则来对抗中国物质层面的基础设施。那么这些挑战是我们未来推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所必须要考虑到的。
三、“一带一路”如何应对来自B3W的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习主席提出了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在以B3W这样一个新的竞争压力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是要避免跟着美国的脚步节奏走。因为一旦跟着对方的节奏走,就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被动,回想一下在冷战时期,在70年代后期-80年代美苏星球大战,星球大战当然不是苏联解体的最终原因,但是对于苏联的解体起了很大促进作用。所以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包括我们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对外援助的活动要避免跟着美国节奏走。
二是“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重点。习主席在“一带一路”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了这一点。“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特征,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分阶段、聚焦重点。因为只有聚焦重点才能产生示范效应,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我们才可能保持持续性。
三是推进“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机制化建设并非要组建一个集团或组织,而是要在合作的各个环节渐进推动机制化。
四是为实现“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第一阶段由政府主导的格局。逐渐地走向市场和政府共同主导的格局。
五是要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和宣传。迄今为止,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模糊的认知,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这点恰恰是中国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谢谢!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