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新要求。面对全球区域经济加速调整、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谋划自贸区提升战略的实施路径和目标,成为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去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方面总结了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成绩,并为新时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编者按: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研讨暨研究报告云发布会成功举行。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作主旨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与视频。
3月20日,受越南驻华大使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文与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文莱、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十国驻华大使、高级外交官解读十四五规划和中外热点问题,进行了长达约三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活动由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主持。
2021年中国发展进入“十四五”时期。大概率地看,在中国“十四五”时期(2021-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会出现剧烈的数字转型与分化,大国格局的权力重心将会发生转移,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将面临改革前景。从经济动能、大国格局与国际体系等几个重要层面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十四五”期间将加速演进。
编者按: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研讨暨研究报告云发布会成功举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作主旨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与视频。
当地时间3月18日凌晨,应美方邀请,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及其随行人员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Anchorage),参加为期两天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美方参加对话的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又见青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如今,青山已留住。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今年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的意义,及其给上亿市场主体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就此发言。
编者按: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研讨暨研究报告云发布会成功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作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全面展开。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愿景目标都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工作重点,各产业和地区积极制定碳减排方案,争取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气候治理雄心目标。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实现气候雄心目标是一场硬仗。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引导绿色金融服务于21世纪中国低碳经济时代全面发展。
编者按:2021年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研讨暨研究报告云发布会成功举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所长、“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进行主旨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与视频。
编者按: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美国史带金融财团董事长兼CEO莫里斯·格林伯格,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先后在开幕式致辞。
论坛设置了三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重塑政治互信”“重建经贸均衡”“重启人文交流”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大量会务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分论坛二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论坛以网络视频连线形式召开。政商、教育、文化、体育等40多位中外代表参加。这是拜登执政以来中国机构主办的第一场大型中美对话。美国前贸易代表希尔斯(Carla A. Hills)参加平行分论坛二“重建经贸均衡”并作发言,本文转自3月9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以下为发言实录。
关于货币与信用的关系,是今天货币经济学中一个不容易弄清楚的问题。宏观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繁复抽象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耶鲁大学教授马丁·舒贝克三卷本的《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都是在解读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契约,要求信用发行人、信用的性质,债务人或债权人履行承诺的条件和违约后果等制度设施为其担保。而最简单的交换手段——商品货币,是依赖其内在价值为自身担保。
编者按: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成功举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美国亚洲协会会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美国史带金融财团董事长兼CEO莫里斯·格林伯格,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先后在开幕式致辞。
论坛设置了三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重塑政治互信”“重建经贸均衡”“重启人文交流”展开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本次论坛的主要承办方之一,承接大量会务与中外嘉宾邀请事务,分论坛二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论坛以网络视频连线形式召开。政商、教育、文化、体育等40多位中外代表参加。这是拜登执政以来中国机构主办的第一场中美对话。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参加平行分论坛二“重建经贸均衡”并作发言,本文转自3月9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以下为发言实录。
作者涂永红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刁璐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博士生 ,本文刊于《现代商业银行》杂志2020年第19期,原标题为《数字贸易:激活商业银行的“数字基因”》。
编者按:3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北京周报社主办的“‘重启与重塑’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云论坛在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受邀出席并发言,他表示当今中国不必谈“对美竞争”而色变,更不必一谈到“竞争”,就往战略对抗、冲突的方向去推论,去联想 。此观点也刊发在3月9日《环球时报英文版》第72篇“变局”专栏。以下为此论坛相关报道(转自3月12日“中国外文局”微信公众号)。
2021年3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逆势增长: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研讨暨研究报告云发布会成功举行。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人大重阳助理研究员郭方舟出席,中科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雪兵以及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义桅进行主旨发言,发布会由人大重阳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主持。
作者陈文玲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本文刊于3月10日长安街读书会。
编者按:3月4日晚,“海外舆论场中,中国如何解决‘挨骂’难题?”的在线研讨会顺利举办。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合办,吸引了30多万在线观众收听收看。会上还发布了主题为《论中国智库对外传播的进展、困境与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大使欧渤芊在嘉宾研讨环节发言。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与视频。
作者马光荣、杨恩艳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博士,本文刊于3月9日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