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香港累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例65例,另有2人死亡。从数据看,香港疫情相当於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的水平。但和江苏、浙江等省份的“零死亡”相比,香港疫情防治还需努力。随着内地确诊病例和死亡率下降,以及治愈率升高,新冠肺炎疫情也将迎来拐点。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与国外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实现互利共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这种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模式发展迅速。在2019年12月举办的第12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上,中日韩三国在具体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日韩等国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态度由起初的质疑、反对,转向支持、合作,充分说明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一项迫切任务就是稳就业。”李克强总理2月1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稳就业就必须稳企业,必须抓紧出台扶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当天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总理说,“千方百计让企业能够多扛一阵,避免发生大规模裁员。”
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受到全方位冲击。凤凰卫视采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他预测第一季度消费增长或将腰斩,对GDP冲击会达到1-2个百分点。
全面抗击新冠肺炎战役在全国持续展开,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置各地的医疗废物,如何严防发生次生污染等环保工作已经成为各地环保部门的紧要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曹明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保领域工作应根据疫情特点和抗疫需要强化重点,有序有效地推进。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必然性因素与偶然性因素的辩证统一,改变历史的必然性因素与偶然性因素之中的偶然性因素即为小概率事件。从数学的角度看,大概率事件存在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小概率事件,著名的正态分布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偶然性中的“小概率事件”,但对中国影响广泛和深远,尤其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挑战和考验。
2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A股反弹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在快速恢复,坚定看好A股市场。
中国的疫情防控将给世界卫生产业供应链带来新的革命性冲击,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全球化供应链”的角色和成色,考验着这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和国际道德底线的高低。
2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A股反弹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在快速恢复,坚定看好A股市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中国抗击疫情的斗争不断深入。疫情将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
2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卞永祖4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日A股反弹显示出投资者的信心在快速恢复,坚定看好A股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工程是否停建了?世卫组织与中国的互动中,为何说是体现了中国一贯提倡的全球治理多边主义?为何要鼎力支持日本召开7月奥运会?昨天(2月18日),文汇报记者李念连线采访了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黄仁伟研究员。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并未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与世卫组织的紧密合作,是中国坚持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的一贯主张。
中国的疫情防控将给世界卫生产业供应链带来新的革命性冲击,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全球化供应链”的角色和成色,考验着这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和国际道德底线的高低。
中国的疫情防控将给世界卫生产业供应链带来新的革命性冲击,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全球化供应链”的角色和成色,考验着这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和国际道德底线的高低。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不断蔓延过程中,据初步了解,不少企业当前处于停工待产状态。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且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国际环境等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当疫情这只“黑天鹅”飞起,如何用金融观看待这次小概率风险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最终没有逃过概率,于去年年底降临,在2020年初始肆虐全国甚至海外,如何用金融手段行之有效防控疫情?对金融业来说,是危机还是金融业发展的大机遇?
2020年春节,恐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过得最困难、最难忘的新年季。全国上下都以战时状态度过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决策层用“战争”来鼓舞人民士气、调动全国资源,“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自1月31日(大年初七)开始,面对特殊“疫情”期,在校领导与院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人大重阳提前投入战“疫”,研究、运营与行政三大团队在家办公,每天通过网络系统有序、定时地召开晨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机制灵活、模式创新的优势,在建言献策、国际发声、舆论引导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国际上诸多国家与有识之士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曾梳理过《感恩!各国捐赠中国“抗疫”一览表》。然而,在中国上下一心全力“抗疫”时,有一些国外媒体与个人借“疫情”对中国横加指责,造谣生事,落井下石,甚至口出粗鄙之语,如“东亚病夫”论、“生化武器”阴谋论等。为此,人大重阳君梳理国际上一些令人惊愕的言论,呈现疫情期的国际“众生相”,以助读者了解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