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的经济体时,是否会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危机时期恢复经济的政策中“弹痕”最多是减税政策,里根是美国战后大规模减税第一人,本文以推行供给侧学派的美国里根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为例,进行分析。
美国白宫10日宣布,特朗普总统将于本月24日至25日访问印度。这是他就任美国总统三年多来首次到访印度。早上特朗普就任之初,印度就向他发出了访问邀请,但未获回应。2018年4月,印度曾提出希望特朗普能够在2019年1月下旬到访,并担任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庆典的主宾,这是印度给予外国领导人的最高规格待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访印期间享受过这一荣誉。但特朗普的一直未致可否,直到11月才通知印方无法出席,使印度不得不临时改为邀请南非总统拉马弗萨。
世界经贸格局"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既面临困难,也有着巨大的机遇。西方进入"负利率时代"背后是其市场饱和与实体产业空心化。中国则在以"5G时代"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获得价值链升级空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已从世界的"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曾经的"中国制造",正在逐渐转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并以高质量市场塑造"新枢纽",从而为全球价值链创造出巨大增量价值。
疫情突如其来,迅速打乱了防控疫情的供需关系,与防控疫情有关的商品如口罩、防护服等短期内面临紧缺局面,保障物资供给成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的关键。近期,各地陆续打击一些与防控疫情有关的物品价格上涨问题,但是对于这种打击行为,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其效果也存在观望态度。实际上,疫情一开始,经济学界就有一个讨论:“口罩该不该涨价?”甚至将其引申为该不该“发国难财”的辩论。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0%。中国疫情发生后,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防控疫情的发展。首先,他们诚挚地希望中国能尽早地控制住疫情。作为14亿人口大国,中国能控制住疫情,就是对世界人民的最大贡献。另外,也只有控制住疫情,中国经济才能早日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才能回归到正常轨道,全球经济才能得以最大受益。
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正调动巨大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战“疫”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资源协调机制,还是从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接下来的应对过程中,政府仍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统筹调配资源,企业也要从自身的角度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发展到全球第二,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业融资需求来说仍然空间和潜力巨大。再融资新规的落地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有助于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8日表示,将五家中国新闻机构在美国的分支列为外国外交使团。这五家新闻机构分别是: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
迄今为止,中亚五国尚未发生任何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这得益于五国及时采取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五国还对中国的抗疫表达了坚的支持态度。
国际上研究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一般是从冲击的三个方面来评估:对需求的冲击、对供给的冲击和对信心的冲击。三种冲击在经济体系中不同部门的传导会产生合力影响GDP的增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进入全力战疫状态。疫情叠加春节的影响,1月份CPI同比上涨5.4%,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升至8年来的新高。虽然我国2003年非典时期以及近年其他发生较大疫情的国家在疫情发生时期物价并未出现大幅攀升的情况,但考虑到此次疫情影响已远超非典,我们有必要对物价形势高度关注。全面战疫的同时,既不能因供给不足而影响民生,也不能因物价走高而影响民心。
近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冲击,中美双方加大了沟通力度。尤其是,两国领导人的通话向外界释放了中美关系的积极信号。特朗普总统称,美方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抱有信心,并愿全力支持中国抗击疫情。此外,中美双方还就如何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进行了交流。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总基调,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饮食文化催生饮食需求,但如果管治的力度跟不上饮食需求的膨胀,就带来了问题,如乱食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导致传染病的暴发。饮食文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需要外界的一个强制手段进行制约。世界上的有些文明对食用特定的动物有严格限制或明确要求,避免了对部分动物的食用。有些文明则将所有生物纳入关怀的范围,一定程度减少了对动物的食用和由此带来的危害。
“良好的民间关系是巩固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更希望可以以此为契机,让我们对日认知少些情绪化,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绕不开的邻国。”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考虑到中国拥有世界约20%的人口,她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就更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全国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趋势,究其原因,是采取的很多应急措施,包括国务院将春节假期从1月30日延长至2月2日,大部分省区市要求各单位复产复工不早于2月9日24时。一些公共交通设施关闭、一些公共场所、居民社区封闭管理等,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处于停滞状态。虽然一些疫情防控相关的物资资料和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仍未得到全面恢复,不少企事业单位至今仍处于停工停产状态。
全世界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都给予了广泛而密切的关注。焦点一下子全部集中到武汉,集中到中国,集中到中国政府。一时间,各种信息和传闻,积极的、乐观的、质疑的、消极的,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
传染性疾病是对全球非传统安全的重大挑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对世界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国之力,紧急动员起来,迎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这不仅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也是为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
部分1月经济金融数据近期将公布。多家机构预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一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位运行,全年经济前低后高。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直接的执行者。过去六年多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中走在了前列,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