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冠疫情在除湖北以外地区逐步进入下降期,而于此同时,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则出现上升之势。这充分表明,新冠疫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环境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表明,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发布与传播至关重要,而舆论场中恶意煽动人类之间团结协作、甚至无中生有制造恐慌情绪的“负能量”论调,则会对伤害抗击疫情的努力,堪称疫情时期舆论场中的“毒瘤”。在此,我们概括了国际舆论中八种典型的“负能量”论调,并揭示其荒谬之处,希望以此为疫情中的信息场域提供一面“照妖镜”。
2020年1月3日,美国发动空袭击杀伊朗指挥官苏莱曼尼,导致美伊局势陷入紧张。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引发普遍关注。在疫情暴发的初期,人们对待疫情不以为然,认为新冠病毒可防、可控。即使疫情处在高暴发期,安徽、广东、福建等多个地区依然有家庭若无其事地进行家庭聚餐,进而引发了数十人感染的家庭聚集性感染疫情。“大胆”的背后是对疫情心存侥幸,是对疫情大规模传染可能性的严重低估。
关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是否会影响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持续推进?我认为,疫情暂时不会对中巴经济走廊产生很大影响,对巴基斯坦经济的现实负面影响也属轻微。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应对新冠疫情,遏制病毒传播。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出现感染病例,引发国际社会的恐慌。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中,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最大。大量从事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型的企业,由于人们不敢聚集和外出,其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对于小型制造业来说,由于自己无法有效保证物流的正常运转,也因原材料和销售受阻而无法正常生产;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软件、咨询等创业公司,由于人员无法正常上班、产品面临无法正常交付等原因,同时还要负担高昂的人力成本,相当一部分企业也会很快处于生死边缘。
在2020年2月23日进行的“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十大任务,对指导进一步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狙击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新冠疫情经济影响与对策”课题组,在发布《防疫情、促经济,两手抓两手硬的八点政策建议》、《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九条务实提醒》、《疫情拐点,高度警惕地方“乱作为”风气蔓延》等三份调研报告后,再次独家向公众分享对疫情影响世界局势的看法。
近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开完慕安会和访问非洲三国后又匆匆赶往中东,对沙特和阿曼进行访问,各方颇为关注。人们不乏担心:中东已经够乱了,美国还要在这里煽风点火吗?
回顾美国10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造成经济衰退的因素主要包括五点,本文将详细讲述。
中国发生疫情后,各国的反应以及随后做出的防范决策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但这都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根据自己的防疫能力作出的,我们不要太在乎别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特别是在援助问题上,更不应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区别对待。中国有的媒体依此来划分各国对华立场。
世界经贸格局"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既面临困难,也有着巨大的机遇。西方进入"负利率时代"背后是其市场饱和与实体产业空心化。中国则在以"5G时代"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获得价值链升级空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已从世界的"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曾经的"中国制造",正在逐渐转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并以高质量市场塑造"新枢纽",从而为全球价值链创造出巨大增量价值。
那些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存活下来的经济体时,是否会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危机时期恢复经济的政策中“弹痕”最多是减税政策,里根是美国战后大规模减税第一人,本文以推行供给侧学派的美国里根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为例,进行分析。
美国白宫10日宣布,特朗普总统将于本月24日至25日访问印度。这是他就任美国总统三年多来首次到访印度。早上特朗普就任之初,印度就向他发出了访问邀请,但未获回应。2018年4月,印度曾提出希望特朗普能够在2019年1月下旬到访,并担任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庆典的主宾,这是印度给予外国领导人的最高规格待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访印期间享受过这一荣誉。但特朗普的一直未致可否,直到11月才通知印方无法出席,使印度不得不临时改为邀请南非总统拉马弗萨。
世界经贸格局"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既面临困难,也有着巨大的机遇。西方进入"负利率时代"背后是其市场饱和与实体产业空心化。中国则在以"5G时代"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获得价值链升级空间。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已从世界的"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曾经的"中国制造",正在逐渐转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并以高质量市场塑造"新枢纽",从而为全球价值链创造出巨大增量价值。
疫情突如其来,迅速打乱了防控疫情的供需关系,与防控疫情有关的商品如口罩、防护服等短期内面临紧缺局面,保障物资供给成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的关键。近期,各地陆续打击一些与防控疫情有关的物品价格上涨问题,但是对于这种打击行为,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其效果也存在观望态度。实际上,疫情一开始,经济学界就有一个讨论:“口罩该不该涨价?”甚至将其引申为该不该“发国难财”的辩论。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0%。中国疫情发生后,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防控疫情的发展。首先,他们诚挚地希望中国能尽早地控制住疫情。作为14亿人口大国,中国能控制住疫情,就是对世界人民的最大贡献。另外,也只有控制住疫情,中国经济才能早日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才能回归到正常轨道,全球经济才能得以最大受益。
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正调动巨大力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战“疫”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资源协调机制,还是从经济发展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接下来的应对过程中,政府仍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统筹调配资源,企业也要从自身的角度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发展到全球第二,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业融资需求来说仍然空间和潜力巨大。再融资新规的落地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有竞争力的资本市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有助于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8日表示,将五家中国新闻机构在美国的分支列为外国外交使团。这五家新闻机构分别是: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