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极力反对、百般阻挠,联合国对伊朗实施10多年的武器禁运还是在18日自动终止了。伊朗今后能自由进行导弹、坦克、战斗机等常规武器的买卖。不过,受制于伊朗经济状况和美国全面制裁等因素,伊朗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大举采购的情况恐怕很难出现。分析人士还指出,到目前为止,伊核协议的前景略显黯淡。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网邀请到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通过采访的形式,对“一带一路”相关的重要内容及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对深圳而言,2020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回首过去,从1980年设立至今,深圳已经走过了整整40载风雨;展望未来,深圳又迎来一系列新政策、新使命、新机遇。
中国高调纪念“抗美援朝”,受访专家学者告诉香港《明报》,这意味抗美援朝的历史任务并未过时,也是中国向外发布信号,即面对美国的极限战略挤压,中国不会做待宰羔羊,将发挥当年抗美援朝精神,积极应对挑战。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企稳回升步伐有所加快,中国宏观杠杆率攀升的话题受到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6家中国公司和2名中国人列入制裁“黑名单”,理由是他们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有交易往来、帮助伊朗逃避美国制裁。
多国机构或参与者在进行跨国交易时如何制定并遵循包括支付途径、流程及监管方式等在内的同一套规则,是上述种种便利实现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近日,一家叫巴比食品的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这是一家以卖包子为主的餐饮企业,主打早餐。截至2019年底,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
美国政府最近几年,一直在对中国施加“立体式” 三维打击:一是“政治迫害”中国;二是“经济陷害”中国;三是“市场清洗”中国,”圆桶式”围剿”中国企业;
最近,印度舆论在打“台湾牌”上动作不断。先有多家印度媒体不顾中国驻印度使馆的抗议,在10月10日刊登台湾地区外事部门的政治广告,庆祝台湾所谓的“国庆节”。后有媒体如News 21推出印台关系专题报道,邀请一些所谓专家为推进印台关系摇旗呐喊,宣称“印台关系应该超越中国因素”,受访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主席纳拉帕特还指出,印度虽然承认一个中国,但是并没有把台湾纳入“一中”的定义之中,引发关注。
10月14日,深交所表示,将坚决扛起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责任,下一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国央行首先从替代M0入手推行数字人民币,并坚持二元运行模式,是非常合理明智的选择。但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M0在货币总量的比重已经降低到4%以内,而且仍在不断降低。因此,数字人民币绝不应仅仅局限于替代M0,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变革。
近年来,香港乱象频生。追溯乱源,首在教育走了邪路,次在司法失却公允。尤其前者,不独让香港教育误入歧途,更使教职人员失去方向,自然是误人子弟,害国害港不浅。
主持人陈炜: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先后落地。近日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更是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更多自主权,也将强力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不满选举结果,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大规模示威,政局再度陷入混乱。10月15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宣布辞职。此前,10月10日,国会决定由前议员扎帕罗夫出任总理之后局势一度趋于稳定,即便如此,乱局距离结束还很遥远。这场变故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是什么让动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吉国上空。为此,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他指出,腐败和家族政治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两大问题,西方国家的干预则加剧了局势的复杂。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大规模人口聚集被禁止,全球的SAT、ACT、雅思等标准化考试都被迫取消,各高校宣布暂时取消SAT/ACT要求,在情理之中。截至目前,包括8所常春藤大学在内的超过半数以上的美国大学已经明确表示,不再需要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则宣布永久取消对标化考试SAT/ACT的要求。
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前景不明,美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疫情的沉重打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其中不乏已经接受政府救济的企业。
人民币汇率近日加速升值,十一黄金周之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飙升逾1000点。央行10月12日出手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通过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在汇率升值时下调,在贬值时上调,可以对汇率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走高的支撑因素在哪里,未来走势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
本年度最后一项诺贝尔奖的得奖者揭盅。瑞典皇家科学院日前宣布,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夺得,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拍卖形式的创新。
香港与上海的对比是两地相关发展研究经常谈到的问题。但当前两地主要关注的是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为香港和上海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立足于港沪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加强两地共享数据发展战略的合作、建立高效可靠的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是对香港和上海发展双赢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