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调纪念“抗美援朝”,受访专家学者告诉香港《明报》,这意味抗美援朝的历史任务并未过时,也是中国向外发布信号,即面对美国的极限战略挤压,中国不会做待宰羔羊,将发挥当年抗美援朝精神,积极应对挑战。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企稳回升步伐有所加快,中国宏观杠杆率攀升的话题受到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6家中国公司和2名中国人列入制裁“黑名单”,理由是他们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有交易往来、帮助伊朗逃避美国制裁。
多国机构或参与者在进行跨国交易时如何制定并遵循包括支付途径、流程及监管方式等在内的同一套规则,是上述种种便利实现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近日,一家叫巴比食品的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这是一家以卖包子为主的餐饮企业,主打早餐。截至2019年底,拥有16家直营店、2915家加盟门店。
美国政府最近几年,一直在对中国施加“立体式” 三维打击:一是“政治迫害”中国;二是“经济陷害”中国;三是“市场清洗”中国,”圆桶式”围剿”中国企业;
最近,印度舆论在打“台湾牌”上动作不断。先有多家印度媒体不顾中国驻印度使馆的抗议,在10月10日刊登台湾地区外事部门的政治广告,庆祝台湾所谓的“国庆节”。后有媒体如News 21推出印台关系专题报道,邀请一些所谓专家为推进印台关系摇旗呐喊,宣称“印台关系应该超越中国因素”,受访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主席纳拉帕特还指出,印度虽然承认一个中国,但是并没有把台湾纳入“一中”的定义之中,引发关注。
10月14日,深交所表示,将坚决扛起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责任,下一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中国央行首先从替代M0入手推行数字人民币,并坚持二元运行模式,是非常合理明智的选择。但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M0在货币总量的比重已经降低到4%以内,而且仍在不断降低。因此,数字人民币绝不应仅仅局限于替代M0,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变革。
近年来,香港乱象频生。追溯乱源,首在教育走了邪路,次在司法失却公允。尤其前者,不独让香港教育误入歧途,更使教职人员失去方向,自然是误人子弟,害国害港不浅。
主持人陈炜: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先后落地。近日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更是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更多自主权,也将强力助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不满选举结果,吉尔吉斯斯坦爆发大规模示威,政局再度陷入混乱。10月15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Sooronbay Jeenbekov)宣布辞职。此前,10月10日,国会决定由前议员扎帕罗夫出任总理之后局势一度趋于稳定,即便如此,乱局距离结束还很遥远。这场变故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是什么让动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吉国上空。为此,多维新闻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他指出,腐败和家族政治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两大问题,西方国家的干预则加剧了局势的复杂。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大规模人口聚集被禁止,全球的SAT、ACT、雅思等标准化考试都被迫取消,各高校宣布暂时取消SAT/ACT要求,在情理之中。截至目前,包括8所常春藤大学在内的超过半数以上的美国大学已经明确表示,不再需要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加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则宣布永久取消对标化考试SAT/ACT的要求。
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前景不明,美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在疫情的沉重打击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其中不乏已经接受政府救济的企业。
人民币汇率近日加速升值,十一黄金周之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飙升逾1000点。央行10月12日出手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通过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在汇率升值时下调,在贬值时上调,可以对汇率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走高的支撑因素在哪里,未来走势如何,企业应如何应对?
本年度最后一项诺贝尔奖的得奖者揭盅。瑞典皇家科学院日前宣布,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夺得,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拍卖形式的创新。
香港与上海的对比是两地相关发展研究经常谈到的问题。但当前两地主要关注的是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与竞争。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为香港和上海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立足于港沪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加强两地共享数据发展战略的合作、建立高效可靠的跨境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是对香港和上海发展双赢的举措。
美国建立“经济繁荣网络”试图重构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网络体系,并专门将中国排除在外。美国副国务卿在台湾会见台机电董事长,强调将台湾划入“经济繁荣网络”计划,减少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依赖,隔离中国参与到这个新的产业链体系中。蔡英文官邸宴请美次卿克拉奇,台积电张忠谋作陪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加快对华战略调整。美国学界战略界虽然基本上认同美国对华战略调整,但对特朗普政府突出对抗性与破坏性的具体政策议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质疑。在相关争论中,主流观点认为对华"接触"战略并未完全实现目标,且更难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所谓"挑战"与"威胁"。为此,美国学界战略界特别是民主党阵营逐渐形成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争性战略选项,进而在各类议题上规划相应政策选择。目前,关于对华战略调整的争论仍在继续,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界定竞争性以及如何确保竞争与合作的平衡。面对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新变化,中国应尽可能主动回应、实现中美两国相互塑造。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成果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