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日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将机构人员的任职管理从事后的离任审计,进一步延伸到事前和事中环节。分析人士指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有望对高管任职起到惩前毖后效果。同时,为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基金公司也要提升内部激励效率,留住核心人才。
大选投票结束近三周后,美国终于启动了权力过渡程序。23日,美国总务管理局致信美国候任总统拜登表示,总务管理局已经做好了启动政权过渡进程的准备。
近日,全球零售连锁巨头沃尔玛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347.08亿美元,同比增长5.2%。沃尔玛美国同店销售额增长6.4%,超出分析增长4.16%的预期。在寻找多元利润点的同时,沃尔玛正在做资产加减法,加快转型朝着电商发力。
由于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正在加速衰退,有人称,美国的衰落意味着中国的崛起,促使两国经济的差距正在拉近。事实上,美国这几年不断打压中国,也正是担心中国崛起后经济反超美国。但怕什么来什么,西媒说出特朗普最不想听的话,美国逐渐让位于中国,特朗普政府孤立中国并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中分离的战略宣告失败。
银行的不良处置并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实体经济的好转并不能解决银行的根本问题
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采取超预期的降息措施,将联邦基准利率调低至0~0.25%,距离负利率仅有一步之遥。2020年5月20日,英国首次以负利率发行了37.5亿英镑2023年到期的国债,收益率为-0.00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阻隔了全球资金流、人流和货物流,导致各国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全球有3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疫情期间采取降息措施,已有一些商业银行推出利率为负的存款或贷款产品,负利率开始向主要经济体加速蔓延。
11月24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发布命令禁止43款中国APP,包括支付宝、钉钉、芒果TV等。印度政府称,“采取这项行动的依据是,这些应用程序参与了不利于印度主权、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活动。
这种“征信修复”最后修复的成功概率不足1%。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时候所谓的信用修复,就是个骗局,除了骗客户还有就是拉代理和下线搞培训,等课程结束后把人拉黑,再去其他地方行骗。
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无数人暴露在疫情冲击之下。在疫苗发明之前,治疗新冠病毒没有什么特效药,全靠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抵挡。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在当前形势下,出台这些政策无疑是有必要的。但同时还要看到,这些政策对财政自身的收支平衡产生很大的冲击,并且,财政已经在 2018 年和 2019 年连续两年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在此背景下,财政压力陡增。这引发笔者一个思考:财政是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工具,如果财政制度比较优良、财政运行比较顺畅,说明财政风险比较小,财政自身有很强免疫力,当经济社会发生风险时,财政才会有效地应对外部冲击;反之,如果财政不健康,那么它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就比较弱。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牌照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物。快手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联支付间接获得支付牌照,有助于快手在电商领域从原本的导流功能进一步介入电商交易环节,扩大利润基础。这也是其打造以短视频为核心的互联网生态的重要一步。
1990 年代俄罗斯经济持续衰退具有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即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解体后,原本形成的区域经济以及财政金融系统仍在运作,如苏联卢布仍以区域货币联盟的形式存在。随着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博弈劣化,导致“卢布区”走向解体,加速了各国经济的持续衰退。本文结合苏联解体后地缘政治衰落因素与货币金融因素协同演进的历史,从货币地理学视角解释了这一复杂进程,即苏联作为政治实体分解后,卢布开启国内化进程,货币实力持续弱化,加剧了经济持续衰退带来的惯性冲击。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俄罗斯经济失去了抵抗风险能力,最终催化了 1998 年主权债务危机。
“‘十三五’期间,我国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助理研究员刘锦涛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突破100万家,全年实现吸收外资9415亿元,规模相比上年增长5.8%并创下历史新高,稳居全球第二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0》显示,初步预计“十三五”时期引资总规模达6900亿美元,年均引资规模较“十二五”时期增加超100亿美元。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如今出现的诸多征信骗局,一方面说明人们整体上越来越关注、重视个人征信状况,都希望是“满分”状态。另一方面大家对征信具体的相关知识又掌握有限,去哪里查,收不收费,能不能改,很多问题依旧含混模糊,令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金融机构仍需对用户进行教育,同时大家自己也应有所意识和警觉。”
2020年10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矛头直指巴塞尔协议、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引起金融行业和社会各界广泛争议和讨论。这是继2017年网传任正非“不要为了风控把业务逼上梁山”的观点之后,再一次由业界大咖将风险管理与发展矛盾关系问题置于网络媒体的聚焦之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陈忠阳教授将就9个相关问题撰写系列文章,回应业界对巴塞尔协议与风险管理的困惑和争议。这是陈忠阳教授自2017年就“任正非风险说”发表评论之后第二次系统阐释阐述“风险之王辩”。今天刊出问题九:《科技和金融的关系是什么?互联网金融和P2P的教训和启示是什么?金融科技在“新金融”中如何定位?》。
沿着一个又一个五年发展路线图,中国来到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历史新起点。与以往五年规划的量化目标渐次提升不同,“十四五”可谓迎来又一个发展跃升,是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的第一个路线规划。
2020年11月7日,由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互联网法治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数据法律高峰论坛暨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探讨了数据资本化视角下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RCEP的签订标志着东亚太平洋、欧洲和北美三大贸易一体化板块中最后一个板块的诞生,从而完成了三大自贸区鼎立之势。东亚太平洋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比重及地位均将进一步提升,在世界贸易格局的重要性将增强。三大板块的平衡将趋于改变,北美板块地位可能下降。中国东盟贸易额将进一步远超美国东盟贸易额,中国在日韩澳新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超过美国。美国对华贸易战将加速失去中国市场。中国加入CPTPP又将进一步扩展太平洋两岸贸易一体化。RCEP的签订再次证明,贸易规则并不是只有美国能制定。当今世界仍然有强大的力量维护和推进多边主义,推进全球化。也有强大的力量参与制定新的多边自由贸易规则。
中国、东盟和一系列亚太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不仅对这些国家自身而言是一个重大进展,而且对世界而言意义更大,因为它揭示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大势所趋。因此,下文将首先简述RCEP的规模和美国对此的反应,然后分析协RCEP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RCEP的签署,正如历史上的历次重大事件,让各种对于世界局势的分析不言自明。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范围等方面确定了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的主要任务。随着《意见》实施,群众和企业在办理相关证照时,便可以以告知承诺书替代原来的证明材料。有一些必要证明,由行政机关通过信息共享、事后核查等方式解决,申请人不必另行开具。告知承诺大幅简化了审批程序,实现了快捷办证和快捷领证。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国际经济合作出现了“你唱罢了我登场”的换场交替现象,“区域合作”将成为未来几年里的”主角”,而传统形式的“全球化”,已经悄悄的退居二线,退而不休,“躲”在帷幕后面,依然在等待复出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