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为了应对巨大的环境挑战,我国亟需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用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的绿色项目投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在对绿色金融的理论框架、国际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4条关于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初步建议。
瑞士银行近日发布2015-2016年度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15年开始跌破7%而进入“六时代”。报告认为,尽管中国未来稳增长政策会加码,但房地产下滑对内需的拖累幅度会更大。报告同时表示,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并不意味着中国将迎来“急剧滑坡”,经济增长放缓不会对就业和民生造成明显压力,中国政府将择机采取较为稳健的经济刺激措施,确保增长趋势。
即将挂牌的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作为国内第一家生态金融智库,将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下,定能成为高层次、高水准的思想交流平台,集思广益,让中外专家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绿色转型献言献策。
要特别祝贺中国人民大学,感谢你们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据我所知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生态金融发展的研究中心,非常热烈地祝贺你们,并且请相信我在生态金融方面的研究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也非常愿意为此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潘功胜在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揭幕式上发表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这对生态金融的实践提出了要求。他建议,生态金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有较强的理论性,希望学术机构加强研究,为金融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2014年11月24日,中国国民小微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300万元,设立"小微金融教育研究基金",用于支持小微金融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育,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行。
过去5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上升了90倍左右。考虑到英镑和日元的国际化指数近几年大致在4%左右,所以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未来5年人民币很有希望实现与英镑、日元并驾齐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雨露说。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指出:"我们必须从逻辑上理清生态与金融的价值联系,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无法深入下去,只能停留在器的工具层面,而非道的价值层面。就本质而言,生态保护的行为主体追求公益,而金融的行为主体则是趋于逐利的。
运行一周,沪港通成为市场各界讨论的焦点。沪港通真正的意义是什么?首周运行该如何评价?沪港通如何“倒逼改革”?在11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中国政府网共同举办的“关于沪港通: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课题的公开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和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了上述问题。
未来人民币要想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既要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自由使用货币”的要求,也必须通过有效的离岸市场机制来确保人民币的自由使用和便利性。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始终占有最大份额,关键在于拥有发达的全球美元离岸市场,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保持较高的交易份额,很难被其他国际货币取代。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布局与实施正全面提速。《经济参考报》记者17日从商务部获悉,根据计划,中韩自贸区将于今年年内完成全部谈判,争取明年尽早签署协定。如果一切顺利,协定将有望在明年下半年生效实施。同日(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会谈,双方共同确认实质性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连续敲定的自贸区谈判不仅有望倒逼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加速,更增加中国在亚太自贸区整合中的谈判筹码。
昨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降息公告,自今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自从2012年7月降息以来,央行已经两年多未动用这项调控政策,这次降息动作让业内人士颇感意外。
11月24日下午,土耳其中央银行北京经济参赞尤科赛尔•戈迈兹博士受邀赴人大重阳做了题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的讲座。讲座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向戈迈兹博士颁发了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聘书。随后,戈迈兹博士就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以及中国经济未来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与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刘志勤等展开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本次讲座由人大重阳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主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专家及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注册制时代再进一步,监管层对企业上市的行政手段有所松绑,同时,也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其目的是激发市场的创新性活力;此外,沪港通推出反映了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而抓紧出台注册制改革方案,则是对内开放程度的提高。
沪港通开通至今5天,前四天的交易额度持续缩减,截至昨天(20日)16点,沪股通每日额度只用了18%,港股通消耗的额度更低,只有1.87%,资金南北流向的消耗额度相差悬殊。业内人士劝市场不要着急,大批境外机构正在准备进入A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要全面看待决定中的“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现在很多人往往紧紧盯着“放开”,而完全无视“规范”。只有各相关部门完善管理,防范风险,才能使开放的金融市场更好地便利和惠及消费者。
当前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中,国际金融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势头遇到了很多难题,竞争性货币贬值的阴影仍未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动不时抬头,全球增长的可持续道路曲折。不过,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逐渐显现出来,它吸引着全球的眼光——中国。自从APEC会议和G20峰会后,中国的影响力尤为突出。大家都在好奇中国会如何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在世界经济改革与政治格局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往前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全球公共产品需求迅速的上升,以及大国实力相对的下降,全球公共产品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失衡,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六大严重不足。,保险是一种基于市场规律的社会慈善机制,因此,它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在全球公共产品建设的新框架当中,中国的保险业应当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召开“沪港通: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研讨会,会后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王庆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央视采访,针对沪港通的投资策略和对投资者影响等问题发表观点。
在谈及“如何看待沪港通北热南温的现象呢?”时,赵锡军表示,这个也是我们预估之中的事情,所谓北热南温,实际上也表现了投资者有不同的考虑。王庆表示,境外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研究能力和前瞻能力比较强,他们在沪港通开通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所以可以直接参与。境内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我们又对投资者资格进行了些限定,他们的前瞻性和准备相对境外投资者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