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一个项目得到大多数成员的同意,那就说明这个项目是不错的,那中国就没有太多必要去否定。我认为不用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的‘一票否决权’这个问题上,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在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及其他国家来共同投资、建设、完善亚洲的基础设施及互联互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TTCSP)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智库领导力交流项目”25日在京结束。来自国内50余家智库机构的70多位智库管理者与研究骨干参与培训。培训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为参会人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成熟的技术和项目运作经验,随着它们的加入,更加有利于亚投行对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成功运作。”她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可谓紧密联系,“尤其是中国大量购买澳大利亚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当前,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如果中国内需不振,则会直接影响澳大利亚”。
论坛将秉持三条宗旨:面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要求,展开探讨,深化认识;聚拢国内外各领域重要智库代表,思想碰撞,共谋发展;帮助中国智库人面向现实、学习世界经验,自我反观、自我问诊、自我调整与转型,通过讨论破除误区,达成共识。论坛分为“智库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智库的机遇与挑战”两个议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甘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马丁·雅克等外国专家确认参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傅莹参加并全程主持。
西方的中国隐忧,集中表现在时下中美关系是否迎来转折点的讨论上。曾在香港碰壁的“金融大鳄”索罗斯,也关注着中美这两大经济体的互动。日前,他在《纽约书评》上发表文章“A Partnership with China to Avoid World War”(《与中国构建伙伴关系以规避世界大战》,点击链接查看观察者网译文),指出“美国政府应该真诚地尝试与中国构筑战略伙伴关系”,避免“把我们带回冷战时代”,甚至“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看来,索罗斯已经把西方的中国隐忧,以一种耸人听闻的方式表达出来,试图警醒世界、唤醒西方。
赵昌会推荐中企去非洲、拉美及南太平洋岛国投资,“南太平洋岛国,虽市场容量有限,但具备重大战略价值,社会非常稳定,政府和民众对中国非常友善。” 赵认为,非洲、拉美亚洲地区的主要风险是安全风险,而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风险很少遇到。不过,最近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对中国项目的威胁开始变大。他并不推荐中企去欧洲及北美地区做大型投资,因为当地的政治文化和传统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别,这将对中资带来较大的政治风险。
图尔克在讲座中首先提出了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提高欧亚大陆国家间的连通性。欧洲需要改善其在铁路、公路和海港等基础设施上的连通性,这涉及到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主要措施包括:通过谈判实现基础设施连通性建设;创造合适的、积极的双方投资环境;从产业、价值、创新等全面升级亚欧合作;以及促进相互间人员、文化和学术的交流。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将于6月26-27日在北京举办,会议主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将承办峰会专题论坛四:全球可持续发展——智库的作用。
“瓜达尔港距离伊朗只有67公里,通过高速公路连接,2500公里的中巴经济走廊将把中国的新疆通过喀什与瓜达尔连接起来,也连接了传统丝绸之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通过这种连接促进区域经济。”
对中国而言,世界老二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要么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世界中心,要么落后挨打,要么是另类的“造反者”,不具备当世界老二的经验。因此,中国只能在摸索和“试错”中积累扮演这一新角色的经验。
目前,中欧班列的运输方案和通道仍在探索改进,哈萨克斯坦、西班牙、波兰等国希望巩固已有成果,扩大市场份额,而俄罗斯、立陶宛等参与度较低的国家也积极踊跃,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运输与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抓住新的发展机会。
傅莹表示,中国加强智库建设是全球化新形势下的实际需要。当前正值冷战之后人类最大规模的全球化过程,随着外部环境急剧变动、自身实力迅速壮大,中国的国际角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政策和意图更加关心甚至有疑虑;另一方面,随着西方世界实力的相对下降,中国提前被推向国际事务前台,必须积极思考如何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作出更大的国际贡献,这对中国智库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义乌市政府今天向各界发布倡议,呼吁未来建成联通亚欧大陆、辐射全球各国的贸易支点城市合作网络,使各国人民共享贸易全球化的繁荣,并愿意为此探索机制化的实现路径。义乌市市长盛秋平在宣读倡议时还提出,将义乌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的举办定为每年一次,持续推进“贸易畅通、共建繁荣”的交流和实践。
由义乌市政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18日-19日在义乌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阿根廷、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等4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外交使节、研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论坛,围绕“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城市合作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巴基斯坦驻华公使舒扎特·阿里·拉索在会上说,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全球的发展还不是很均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是促进全球经济融合的一个全面有效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各国需要对区域运输网络达成共识,形成陆海空联运的体系,让互联达到更高水平。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必将更加紧密,并带动跨境贸易往来。对此,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李智馨称,若要使跨境贸易实现便利化,则金融机构必须解决金融服务便利化的问题。李智馨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上做出以上表述。
合作共赢需要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思想碰撞产生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18日下午,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举行了一场以“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合作与共赢”为主题的分论坛,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国的的市长、副市长及相关代表们,就如何开拓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及最新商机展开了热烈讨论。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课题组用了十二大项指标,三十八个小项指标,去研究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评价体系,包括基础设施、能力资源、国际投资环境、国际商贸环境、产业基础、产业配套、国际贸易客观指标、跨国企业吸引力、创新研发能力、金融便利度、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吸引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及专家打分法把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分为三大类:优势支点城市、潜力支点城市和战略支点城市。
随着“一带一路”由倡议进入全面实施,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沿线国家和地区纷纷响应,积极融入这一战略构想。在18日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期间,沿线多国外交使节齐聚义乌,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萨帕特罗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欧亚地区的发展创造广阔前景,而顺利往来于义乌与马德里之间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已经开始为西班牙带来新的机遇,相信随着两国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交流,西班牙和中国都将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