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威胁论”多数体现在对中国引领全球治理与国力崛起的不满与抹黑。比如,美国智库炮制“锐实力”概念,意在假想包括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入侵以及所谓“不可告人的中国政治阴谋”;欧洲媒体攻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机制,虚构中国意在分裂欧洲的阴谋;诋毁中国对外推行的“双赢”理念是等于“中国赢两次”,等等。这些声音目的是在提醒西方社会放弃对中国“民主化”的意识形态幻想,高度警觉中国发展造成的“恶性”冲击。
3月27日下午,法国欧洲与外交部分析、预测与战略中心主任朱斯坦·瓦伊斯(Justin Vaïsse)、法国驻华使馆政治处参赞荣怡霞(Isis Jaraud-Darnault)到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与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院务委员兼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就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中法人文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网购过程中,一些平台原本会有“收到货物再确认付款”的交易担保机制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然而,若不法商户在消费者支付环节骗取其使用购物平台监控外的扫码方式进行付款,一旦消费者扫描不法商户发来的收款码进行支付,钱款将直接进入不法商户账户中,原本的保护机制就会失效。
在改革方法上,要遵循改革的逻辑,抓住改革的主要矛盾,创新改革的方法和手段。要明确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以“破”、“立”、“降”为重点。
“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知识需求和工作需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希望能够为广大党员干部读书、学习、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人民出版社图书《看好中国: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8年推荐书目。
这本《“一带一路”的战略地图》让我感到非常的震撼,目前为止国内这是第一本。这促使我思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在“一带一路”当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现在这个地图是“一带一路”刚开始阶段的现状,如果“一带一路”发展到一定时候,这些地图肯定会发生变化,我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多位中外政要、学者共聚北京探讨“一带一路”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并共同见证人大重阳与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地图》重要成果报告的发布。
《“一带一路”的战略地图》用地图叙事的方式,贯穿历史与现实,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是地理、经贸和国际关系等多领域的知识集成。把汉唐时期的路上丝绸之路,宋元明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代中亚、西亚、中东民族和宗教分布,当代高加索山脉地区语言分布,世界的自然文化遗产分布,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分布,法律体系分布、恐怖组织以及海盗袭击分布,沿线国家营商环境指数等情况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是当前人们对“一带一路”沿线认知成果的视觉呈现。
特朗普挑起对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是否就此到来,又是否会演变成全球贸易战?前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先生26日做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重阳论坛"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在演讲时指出,中美之间可以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国际贸易规则需要更加平衡、透明、平衡。即便美国退出WTO,其他成员国也可以重新构建国际贸易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对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和困难度的战略认识。所谓艰巨性,是指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近现代史中,很多新兴国家在崛起过程中,都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有的甚至在接近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成功的前夜,出现了重大挫败。这些历史教训,都提醒着我们,必须要时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艰难性。
专家学者表示,我们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合作是这个时代的本质,共赢是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有着共同的利益,也面临相同的挑战,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首次将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同时纳入联合国决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015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了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的“十大合作计划”,明确表示中方将积极推进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并合作新建或升级一批工业园区,向非洲国家派遣政府高级专家顾问。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中方决定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本次调研工作就是在此大背景下,中科两国深度加强产能合作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作为2018年新年度“法律与政策”系列讲座之一,美中总商会于21日上午邀请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大使、纽约州共和党委员会主席考克斯(Edward Cox),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出席专题座谈,就中美最新经贸形式发表演讲。总商会会长徐辰主持了当天活动。
美国媒体和一些政客对中国存在现实主义的巨大误解,仍以权力政治的零和博弈思维在解读中国。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40年的中美演进历史已经证明,中国是值得合作、实现共赢、维护和平的全球力量。继续加强两国深度合作是一条必经之路。
中国的崛起通常被理解为具有重大全球意义的变革性发展。这种转变有很多方面。而我要强调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成功地使超过8亿人脱贫。这改变了中国和全球发展的景象。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目标的成功都是基于中国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双向开放程度还不够高,尤其是“引进来”做得不够。用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的话说,“引进来”认识不够、力度不够、措施不多,特别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引入方面步子迈得不大。所以,需要放宽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限制,明确准入标准和监管标准。
民法典编纂所涉及到的问题相当丰富,今天我重点选取一个问题进行阐述,即如何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处理民法和宪法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在学界、实务界长期备受关注且存在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在我看来,宪法和民法典编纂之间的关系有两个核心问题。首先,宪法是不是民法的法律渊源?其次,如果不是,那宪法和民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易纲指出,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于意大利新联合政府的成分,观察家早就给出了诸多方案。但不管怎么组合,这个南欧国家的政局都会给欧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虽然五星运动单独组阁的可能性不大,北方联盟也强调不考虑与五星运动联合执政,这两个民粹主义政党还是足以在议会中形成“唱反调”的声浪。对近年来险情迭出的欧盟而言,新的挑战已迫在眉睫。
丝路学不仅具有门类多样的学科体系、借路传道的学术传统、西强中弱的话语体系,还成为兼具著书立说与建言献策两个内核的一门显学,涌现出几代学术名人甚至身份显赫的学术权威,如斯文·赫定、伯希和等欧洲学派巨擘,F.斯塔尔、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福山等美国学派权威,以及黄文弼、季羡林等中国学派大师等,名人效应潜移默化地促就了丝路学的显学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