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民资控制权转为国资现象事实上只不过是上述趋势下的反映。如果我们非要按照控股股东的性质来考察控制权转移,回顾中国资本市场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借助二级市场进行控制权转移的既有从国企到民企,又有从民企到国企,当然还有从民企到民企,从国企到国企。只不过一段时期国企变为民企的多一些,而在另一段时期,民企变为国企的多一些。
“造血金融”能够帮助非洲实现全洲性的基础设施改善,极大地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为大规模私人投资提供了基本条件。研究显示,在2000年以来非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中,至少有一半应该归功于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中国一国就为非洲基础设施的改善提供了超过八分之一的资金,并为非洲修建了超过5000公里的铁路与公路。除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上的优势,中国大型企业的跨行业运营能力也给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助益。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本次峰会除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率团与会之外,联合国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非盟委员会主席等27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也作为观察员出席峰会有关活动。北京峰会参会人员规模之大和规格之高尚属论坛首次,对于中非各方务实可持续的合作以及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调研过的许多非洲国家都有这样的故事:一些有技能有追求的中国人,学历未必很高,却在非洲凭借汗水与真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这样从事务工、商务的中国人在非洲已超过100万。他们大多数都经历过磨难、困惑、摇摆、挫折,但中非合作的壮阔大潮中机会无限,只要坚持下来,事实都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从支出与收入两项功能看,美国市场不再具有不可替代性,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支出方面,不再必然需要美元。而当美国在国际上接连“退群”,意味着美国推卸掉了一项又一项国际义务,从而不再向世界秩序“付费”,同时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在收入方面,也不再必然得到美元。这时,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最主要支柱,就只剩渠道了。
当前各国还是依赖以美元作为中心货币。自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取得了与黄金等同的地位,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后,国际储备变得多元化。“潜在汇率波动有可能导致资本收益流失,使用第三国货币计价增加了汇率和利率等风险。”据张燕玲分析,使用第三国货币需要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然而我国企业从事境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套期保值业务很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敞口。
要预判在中美对抗加剧背景下的中美俄大三角关系是否会重蹈当年中美苏“外交革命”的覆辙,需对若干关键概念和变量进行严格界定。首先,经典的美苏“冷战”包含三要素:意识形态斗争、军事同盟对抗和代理人战争。目前来看,美国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负面认知的加剧的确强化了意识形态矛盾;美国掌控全球最大同盟网络,而中国仍坚持“只结伴不结盟”原则,客观上规避了阵营对抗;目前尚未见到两国以代理人战争实施对攻的迹象。
8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该办法的出台是现实需求,首先,可以提高期货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作用;其次,国内期货市场实力较弱,可引进国外期货公司管理经验、投资理念以及成熟经验与做法,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的建设。
吴思科表示,中非之间传统的友谊关系很深厚,这是在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建立的相互支持的友谊。新时期,出于维护各自国家主权安全,特别是为了推动发展、谋求共同利益,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顺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论坛建立以后,在促进双方的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非合作论坛很充分地体现出中国倡导的理念: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无论外界风评如何,中国高层对“一带一路”的重视不曾减少半分。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日前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带给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为了在这一特殊时间结点对“一带一路”进行回顾与小结,多维新闻记者为此采访了来自中、美、俄、日、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不同国家的学者,谈谈他们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
程诚表示,本次峰会的成果“更互惠”体现在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八大行动”都是互利共赢的行动,也体现了中非合作的提质升级。程诚举例说,比如,以往的中非合作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援助承建贷款,而此次的成果中,突出了能力建设。而“八大行动”中提及的支持设立100亿美元的中非开发性金融专项资金这一项,实际上是一种“造血金融”。
过去三十几年的全球化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基本上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从属于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既有经济秩序的;二是基本任务在于为国际资本开疆扩土,因而也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国际资本的逐利要求;三是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本过度扩张,结果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
从“印太”、“印太地区”到“印太战略”的发展过程看,该地区的多数国家,特别是印度和东盟各国都希望“印太”可以促进亚洲与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基础设施联通和经济合作,不愿意在冷战式“印太战略”对抗中选边站。中国应该鼓励“印太”朝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如果美日澳等国硬要把该地区往分裂对抗的方向推,“印太战略”的命运不会比“亚太再平衡”好多少。
说整个社会男性青年都有女性化之忧,更是有些夸张。现在,无论是男性维和军人,还是亚运会上的中国男运动员,都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并不存在女性化的状况。张扬男性阳刚之气的电影电视作品也受到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女性化变成了中国男青年的趋势。女性也有担当责任、也有社会使命,她们对社会的贡献也非常巨大。
现实情况是,非洲需要中国,中国也同样需要非洲,中国需要非洲的市场,非洲的产能以及资源,等等。中国虽然发展了40年,但这只是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40年的高速发展并不代表完全成功,这个时候就需要非洲大力的合作。再看非洲,同样在很多国际场合上合中国的立场一致,支持中国发展,非洲有55个成员国,54个都是持“一个中国”立场,只有一个承认台湾,难道是非洲更需要中国吗?
美国离开了TPP,日本继续推进变成了CPTPP;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中、法、德等国亦包括美国很多州在内的国际社会继续推进巴黎气候协定;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和国际社会实施制裁,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顶住了压力。特别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全球贸易战,算是以实际行动挑战WTO,但中美贸易摩擦进入僵持阶段,欧洲和加拿大对美国实施了贸易报复。
2000年是新世纪元年,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年。这一年10月10日,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80余名部长、17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及部分中非企业界人士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两个议题是“面向21世纪应如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会议开幕式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中非携手合作,共迎新的世纪”的讲话。
8月31日,在证券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联合举办的“结构性去杠杆与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座谈会”上,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指出,去杠杆以来的政策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去杠杆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民营企业的融资也受到较大影响。
近段时间,部分城市房租上涨较快,其原因既有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不平衡的影响,也存在资本大规模进入竞相抬高租金等问题,尤其是形形色色的“租金贷”等住房租赁信贷产品蕴藏着较大的风险,需引起关注。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中非金融合作犹如中非合作的血脉,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绿色金融和第三方合作金融通过输血、造血、净血和活血,在不断夯实中非合作根基的同时,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水平合作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