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上看,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资产流动将产生一定影响,资本市场会表现出短期波动。但从长期上看,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更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浮动汇率,再加之我国等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会像过去那样容易受到美国收紧政策的影响。
中韩中澳两个自由贸易(FTA)协定20日同时生效,不少产品赶在2016年1月1日开始降低关税。但问题却抛给了亚洲另一个大国日本,接下来日本该如何应对这两个自贸协定生效带来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较大波动,不少海外媒体和一些国内媒体认为人民币汇率将出现持续贬值趋势,并预言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跌至6.8,甚至更低。笔者认为这种判断是武断的,缺乏对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深入了解和客观分析。
近年来,全球贸易一直比较低迷。多家国际机构都调低了2015年的全球贸易增速。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的贸易监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量环比下降1.5%,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进一步下滑0.5%,今年上半年的全球贸易量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差纪录。
自今年11月10日,“供给侧改革”出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之后,立即受到广泛关注。随后,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APEC的演讲中也提及这个词,同月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供给侧改革”也同样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多方猜测不出意外“供给侧改革”将会再次出现。然而在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发布稿中,“供给”问题被多次提及,但却无一处提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字之差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12月20日,由私募排排网主办的“2015年(第四届)中国对冲基金年会”在上海嘉里大酒店举行。主题为:资产配置时代——中国对冲基金股灾后浴火重生。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庆参加并做主题演讲。
互联网是什么?这是一个习以为常而又是是而非的问题。中国在重新定义互联网,引领人类对互联网的认识,倡导全球互联网治理观。这是笔者赴乌镇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鲜明感受。
二十国集团(G20)智库峰会启动会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为践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理念出谋划策。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3点,美联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会议,发布声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至此,始于2008年12月,维持了长达七年的超低利率政策宣告结束,即将开启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美联储正式进入常规化货币政策进程。
美联储加息是市场预期中的事情,美联储经过两年多的反复酝酿,终于回应了这一预期。由于市场早已消化了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因此不会引发2013年那样的大幅度资本流动,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
一个“幽灵”,互联网的“幽灵”,在全球化上空徘徊。斯诺登事件后,互联网的“幽灵”更在人们内心游走。如何管理这个“幽灵”,使之造福于世界?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应运而生。这个大会,成为互联网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的平台。这也体现了中国优化互联网全球治理进程的担当。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00多名政府高官、IT企业领袖、学者参加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在2015年亚洲资本年会上,知名私募基金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对2016年资管行业的变化及市场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预测。在王庆看来,中国当前的财富结构和特点将对市场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历史任务。据了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编纂工作,决定首先起草民法总则。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人格权立法,这也是当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专家之间意见不一。本期《法学讲堂》推出的就是参与了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起草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对于人格权问题的所思所想。作者将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不同声音,以期在思想碰撞之中,为民法典编纂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言献策。
日前,二十国集团(G20)智库峰会在京启动,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参加“G20全球治理和创新体系”分论坛时指出,G20的经济健康状况属于“亚健康”,主要表现在“供血不足”,只有强化“创新”,才有可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足够“氧气”和动力。同时,他表示,中国下一个目标是如何承担“全球中国化”的责任。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改革和开放的红利中较为容易的部分已经实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另一方面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有大量的红利有待进一步挖掘。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大无畏的精神,以强有力甚至是革命性的手段来突破各种阻碍,挖掘生产力的潜力,以改革来实现红利。
12月14日至15日,二十国集团(G20)智库峰会启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拉开帷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为践行“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理念出谋划策。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合作共赢”论坛——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在乌镇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一书作者王义桅在论坛上发言。论坛后,王义桅教授第一时间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同观察者网读者分享他对“一带一路”政策的理解与阐释。
国内外谷物价格倒挂现象成为近期政府部门和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国有句俗语叫“粮贱伤农”,就是粮食收购价低,将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按照业内预计,今年粮价20%以上的跌幅将直接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近千亿元,粮价大跌还将可能减少GDP的增速1个百分点。粮价下跌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将对未来农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在2016年环球时报年会“俄罗斯的强硬政策能撑多久?”议题的讨论中,对于普京的评价,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表示,普京既然能成为俄罗斯的总统,这个人一定有他非凡之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心思去度人家之腹,俄罗斯我认为选择普京那就说明了普京这个人不仅是有血性有担当,我认为这个人有大智慧。”
1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赶往乌镇,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说起此行最大的期待,王义桅表示,最关注和期待的是开幕式上领导人的讲话和“数字丝路合作共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