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于3月25日傍晚落下帷幕。88场活动聚焦中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名代表就当下国际政治经济热门话题深入探讨交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结合春秋战国至今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启示,借鉴前苏联、东欧、西欧及东亚国家国企改革历程,黄剑辉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5点战略,第一、明确国企定位,有进有退确定战略布局;第二、厘清政企关系;第三、需要保留的国企着力加快推进混改;第四、分类设计运营机制;第五、构建国有资产受益全民共享机制。
周边局势、南海、朝核半岛不仅是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更是近期中国外交的热点话题。两会期间,王毅外长就其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而对这些问题还有哪些进一步的解读,海外网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就此系列问题展开了探讨。
春节以后,国内市场以猪肉、蔬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并未如期出现季节性回落。相反,食品价格近期再度出现明显上行,加大了潜在的通胀压力。我们认为,当前国内整体通胀压力完全可控。但同时,在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大背景下,市场通胀预期有所增强,导致潜在通胀上行风险有所提高。鉴于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及资产价格对于利率上行风险的敏感度较高,由此对于潜在通胀的跟踪和判断对于投资者将会变得更为重要。
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持演讲,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动车组,并倡议筹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与会的多名学者在听了演讲之后,对深圳卫视特派记者表示,总理讲话对外界释放有关中国经济的定心丸,对亚洲经济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24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六次提及“新经济”。“新经济”的“抢镜”并不意外。在今年2月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均曾谈到“新经济”的概念,并提出要让政策向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等倾斜,大力发展“新经济”。
随着顶层设计完成以及国际共识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势必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热点。专家认为,金融支持或为“一带一路”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全球经济的热点话题。它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机会来思考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物质上和思想上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998年博鳌亚洲论坛启动时,仅被国际社会视作亚洲的区域性活动,在世界其他地方并没有获得广泛关注。现如今,论坛已经成为国际上最被广泛研究的经济事件之一。
中印关系在2015年迎来了诸多值得欣喜的突破亮点。尤其是,两国领导人开启了密集的良性互动。5月初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也相继访问印度。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内政部长辛格先后首次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在两国领导人共同推进“亚洲世纪”的共识下,中印在政治安全、经济贸易和人文交流方面都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当然,中印关系中的旧问题也依旧存在,仍然影响着中印关系的整体发展大势。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时期必须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
当前,一线城市房市火爆、房价暴涨,并大有向二线城市蔓延之势,而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房市仍然冰冷。如何规范房地产市场让其健康发展,如何化解去库存又慎用加杠杆,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从更深层次上讲,这关系到中国金融改革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坚定追求,是习近平同志民生思想的凝练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止境,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凝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强大合力。
“我是来学习的,”这是尼泊尔总理奥利见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开口说的第一句话。22日,在出席中尼“一带一路”智库对话并发表演讲时,奥利集中表达了此行来华的两个主要目的:寻求亲善与支持;希望借“一带一路”东风发展经济。笔者作为承办方的参与者在台下听了演讲,切实感受到奥利总理的真诚。随后,笔者还参加了首次中尼“一带一路”智库对话,与尼泊尔智库学者实现了“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在其中充分体会到尼泊尔人的普遍心态,就是希望与中国加强友好关系,学习中国经验,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撰文指出,以海权争主权,遭遇美国军事霸权对抗;以币权争主权,则可凸显中国比较优势,巧妙发力。正如“一带一路”倡议,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将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转化为对外投资,正在纠偏国际经济版图。据估计,中国的外汇储备6000亿就够了。因此,势在中国,势在亚投行。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在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里,信息的充分获取变得越来越难,对这些信息的搜集、研究、分析已经超越了个人和单个机构的能力范畴,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士系统性完成。尤其在结构性金融大行其道的今天,意味着所有信息都和金融产品一样,有着复合型复杂型的结构,对于诸如RMBS、CDOs等穿了八层马甲十层花袄的产品,普通人和机构既缺乏强大的数学能力,又缺乏必要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抽丝剥茧的深入了解。
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具有深远意义。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成为第一推动力。在刷卡消费被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情况下,手续费的下调可谓是“一两拨千斤”,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将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依,人民世代友好。中尼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千年来,中国与尼泊尔的商贾、僧侣、工匠以西南丝绸之路为通道茶马互市,诵经传道,交流技艺。中尼人民间流传着众多美丽的传说与历史佳话。公元13世纪,伟大的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并建造了北京白塔寺的白塔。时至今日,白塔仍屹立在北京市的中心,成为中尼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带一路’比苏伊士运河还好吗?”当笔者在第四十七届开罗书展阿文版《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首发式做完“埃及的‘一带一路’机遇”报告后,有埃及朋友这样发问。
2002年,美籍华裔作家章家敦(Gordon Chang )在部分西方媒体上推销其所著的《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时作出结论:“五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还有选择的机会,但现在没有了,他们没有出路了,也没有时间了。”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仍没有崩溃。
最近,中国游客在泰国“铲虾”的视频引发国内网民热议。尽管对事情的经过和原委还存在不少争议,但这些游客蜂拥抢虾的形象不得体、不适当还是相当明显的。“抢吃自助”引发社会焦虑不足为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开始迅速变得富裕的国民外出旅游,常常形象不佳。炫富、声音大、做事不顾场合、不尊重当地习俗规矩等行为常会受到其他社会的负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