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创板正式开板了;再过一段时间,首批企业将在科创板上市交易。这个应运而生的市场板块,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要载体。因为,资本市场只有做到了自身强,才能适应并服务于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最近几年,从“营改增”到个税改革,再到去年增值税减税,中国税制密集调整。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先看看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近期撰文,梳理发达国家不同的税收体制,为中国的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一带一路”作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崛起后的天下担当。西方无力或无意像过去那样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希望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实现经济发展和规则制定,这就是为什么“一带一路”越做越大,西方阵营从持疑到拥护的原因。
特朗普以切香肠的方式,逐步将美古关系逼进冰封老路,奥巴马时代的外交遗产似乎只剩下了2015年美国重开的驻古巴大使馆。
奥巴马时代用快速融冰的方式,让美古关系正常化。但半个多世纪的世仇积累,岂能“一笑泯恩仇”?特朗普处理内政外交,一切秉承“美国优先”,特朗普显然不会让古巴去占美古关系正常化的便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走过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中国外交官们的辛勤努力和默默奉献。近日,人民网邀请中国前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华黎明做客人民网,将事关国家利益的一幕幕外交往事娓娓道来。从1963年毕业进入外交部,到2001年卸任驻荷兰大使,80岁高龄的华黎明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辛勤奉献了38年。他曾出任中国驻伊朗、阿联酋、荷兰大使兼中国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见证了新中国的外交从弱变强的历程。
作为日本首相,安倍必须要考虑美国施压制裁伊朗石油的压力,但作为斡旋者,安倍所承受的压力似乎不大,甚至有些春风得意,一不小心,成了世界上最尖锐对立双方的协调者。伊朗则期待美伊关係稍微缓和一点,至少能缓和极限施压的强度,让自己喘一口气,虽不求柳暗花明,至少不要山穷水尽。伊朗既要对美保持强硬,又需要有人润滑,当然不会放过最大限度利用这次难得的外交机遇。
6月11日,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联合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三次重申“公平信贷”。与此相关的背景是,一方面,上海半年多以来多次发文要求金融扶持民企及小微,从各项贷款数据来看颇有起色;另一方面,近期信贷需求遭遇“急刹车”,银行即便有心完成民营企业贷款任务,也会遇到“无米下锅”的尴尬。
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经济发展是基础条件。当经济还处在落后状态,当人民还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们谈不上什么复兴,也谈不上自信。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四十年中把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迈向小康、不断开放、越来越自信的国家,这应该说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希望通过开通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完善制度体系,畅通市场机制,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实现不同市场板块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贯通、互为一体的格局;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既保障政府依法监管、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又保障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有可参与的市场板块,让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实现我国资本市场与境外市场的深度互联互通,让所有合法市场主体在中国资本市场依法享有国民待遇。
经过中哈两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已经构建了人民币坚戈之间的区域性我会直接交易市场。但是市场规模较小,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参加双边货币直接交易的外汇市场,银行应该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议中哈双方在经济合作区内互设金融机构,逐渐开放区域性货币、外汇、债券市场,提高双边贸易和投资服务能力。
在特朗普连任失败这个如今还不太容易做出判断的情形下,共和党必将陷入新一轮重新定位与洗牌的过程。若果真如此,在“后特朗普”时间里共和党是否会继续出现特朗普式的人物或者执行特朗普式的政策?答案未必是一定的。而如果不是,关于霍根的猜测和韦尔德在2020年的存在也就为2021年之后可能显现出的迷茫提供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创新是在“赋能”,我们称之为“赋能金融”——是指金融机构要给他的客户、给实体产业赋能,这样才让赋能链传导扩散出去。我们希望,赋能金融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并且最终实现金融“以人为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成立存款保险公司,是对存款保险制度作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作为法人机构,存款保险公司可以在业务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更加公正地进行存款保险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也将更有效率。下一步,应落实“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参加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赋予存款保险公司一定的监管权,使其以更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参与问题银行处置工作。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国家不能清醒地摆正自己位置,很容易会陷入困境。传统上,大国在乎时间,小国关注空间。但今天大国和小国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不确定的。国际关系日益成为共生关系。某些超级大国举霸权之力胡作非为,完全不顾小国是不是有路可走。
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南海问题、华为5G设备、“债务陷阱”、贸易问题、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对中国集中发表了一系列负面言论,如无端指责华为参与他国的5G建设存在“风险”、中国有意制造“债务陷阱”借机侵吞对方资产、中国“威胁”南海的开放和航行自由等等。本文试图剖析如蓬佩奥那样的美国部分政治精英对中国的偏见与不顾事实的指责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动因。
美国似乎得了“政治发烧症”,一切政策离不开美国政治第一。美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市场经济体”,这是一个事实,应当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利于建设一个真正的公平竞争的“命运共同体”。
商务部综合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春季)》指出,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实,深入实施贸易强国行动计划,不断推进“五个优化”和“三项建设”,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转移,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2017年下半年以来,“印太”逐步从概念变成了美国的一项战略,以替代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印太战略”以“自由开放”为口号,主要目标是遏制与防范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但印度按自己的利益塑造“印太”,希望通过“印太”提升自己的战略地位,不希望“印太”是一个排他性的集团。迎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能导致地区对抗和冲突,破坏印度发展的国际环境,损害印度与中俄的关系和战略自主。
当前全球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军事战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底线选择,通过经济制裁打击敌对国家则是优先选项。金融制裁可谓最为严厉的经济制裁形态,是金融实力真正转化为全球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正如美国财政部公开宣称,“金融制裁是21世纪全新的战争手段”。
而“长臂司法”则既是进行金融制裁的法理基础,又能因实施金融制裁带来实际执法效力。两者相辅相成,已成为美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
6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关键节点的一次关键访问。所谓关键节点,是指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当口。所谓关键访问,是指习主席这次访俄之旅继往开来,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