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5 作者: 陈甬军
目前,中国经济的态势如何?中国经济怎样才能春暖花开?3月2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甬军做了《面朝大海,疫后中国经济如何春暖花开?》直播讲座,提出了“四个抓、四个新型建设、两个助推”的十大对策。以下为直播实录和视频:
陈甬军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独家首发于4月15日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在这儿春暖花开的时候讨论疫后的中国经济,正像这个题目所标明的,“中国经济面向大海”。两个意思,一是中国经济是个大海,它不是个小池塘,有巨大的市场;二是它现在遇到了问题,遇到了狂风巨浪或者惊涛骇浪,如何迎接春暖花开,走向真正的大海。
我们先分析一下中国经济的态势是怎么样的,关键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后面我提出了迎接春暖花开的十大对策,这十大对策有宏观的、有中观的、有微观的、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总结为“四个抓+四个新型建设+两个助推”。
现在中国阻击疫情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此前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定调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效,经济社会持续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世界上已经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确诊病例,美国病例超过了中国,全球两个经济强国现在有个强烈的对比。所以,世界各国的疫情蔓延汹涌澎湃,在大海里,经济的船能不能平稳行驶就遇到了问题。
中国的疫情控制住以后,及时向世界伸出援助之手。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四个部委领导介绍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基本规模。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国际合作署专门管对外援助的,向80多个国家,40多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援助。中国在2月份疫情爆发的时候,各国人民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现在中国及时向他们提供援助。中国的疫情阻击战,我认为是打了一场新的“长津湖战役”,医务人员、军队、农民工、基层人员默默地为抗疫做出重要的贡献。我把三个年轻人的照片放在一起,向他们表示敬意。
当然,现在新的战役正在展开,境外有输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2020年以来,这么汹涌澎湃的疫情,全世界70亿人口能够束手就擒吗?经过一个月的筹备,G20领导人关于疫情防控的特别峰会举行,给我们带来了防止疫情和经济恢复的重要信心。我把内容整理为“二四五六”:
• 两大主题:保护人类生命、恢复全球经济;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四条倡议;
• G20启动高达五万亿美元的经济提振计划;
• 达到保护生命;保障人民就业和收入;恢复信心,保持金融 稳定,恢复增长和恢复强劲;尽量减少对贸易和全球供应链 的干扰;向所有需要援助的国家提供帮助;协调公共卫生和财政措施等六大目标。
我们现在要明确G20讲了什么?一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二是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疫情之下,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制造业指数、商务指数都是急剧下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为-13.5%,消费品跌了20%,固定资产投资跌了24%,这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几亿人宅在家里,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许多经济活动、生活都停顿下来。由于服务业比重比较多,和2003年SARS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2015年开始,我们国家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一半,相比2003年不到40%,现在是超过60%。所以,服务业当中的住宿、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受到了重创,如何在疫情防控以后把它提振起来,就是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里重要的环节,会不会掉链子?在2月份,中国疫情开始蔓延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货供不上,造成了日本、韩国的汽车生产工厂的停工。
我们在世界经济中按全球的比重10%-15%,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亚洲四小龙”产业链转移到中国,现在大概有20多年时间,有一部分进一步转移,劳动力成本,像流水一样寻找最便宜的地方布局,在全球组装这个产品。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已经二十多年了,特别是加入WTO,经过疫情变化以后,又产生什么情况呢?我们还是做制造业这一端,这两个是微笑曲线,增加了价值,研发时间,一个产品要研发制造出来以后才能去营销。这两端被发达国家所占据,中国原来做了这一端,这两年通过创新我们已经逐渐向高附加值爬升。
所以,在全球供应链当中,意味着新的挑战,我叫你这里供货,你供不上,上游的产业会不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它又会影响到全球产业链的需求端,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等行业造成普遍性的影响,就是进口的很多东西进不来,影响我们的产业链。
现在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复工了以后,很多企业又遇到外贸订单大量地丢失,为什么?因为那边的工厂停产。所以,产业链、供应链是个突出的问题。
金融市场对疫情蔓延也做出了巨大的反应,美股四次熔断,在一个月内道琼斯工业指数20%的下跌。日前,在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动荡之下,美联储祭出迄今为止最强“王炸”——无限量QE(量化、宽松),即美联储将不限量按需买入美债和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疫后中国经济基本面分析
中国经济和其他西方国家经济不同点,在于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长远的科学发展目标,这会刺激经济在疫情以后强力反弹,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很多方面也有很多合拍的地方,能够比较好地契合经济恢复,着重讲这两个问题:第一,去年我们已经将近达到100万亿元GDP。第二,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五六年前就提出以创新引领整个发展过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但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这个势头在疫情之前已经打下了基础。这次疫情,我们的很多科技产品马上得到了应用就是一个例证,证明我们有这个基础,关键有触发的市场,这个市场反过来会触发技术的革新,触发研发和整个生产。
我们强调全要素生产力,在经济系统,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工厂。工厂里原材料进去,产品就出来了。原材料是什么呢?是人、机器设备两样,放进去多少,会生产出来多少。一百多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它发现原材料提供以后产出会更大。所以,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所产生的增长,我们把它叫做全要素生产力TFP。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40年当中有三个波段都是靠全要素生产力的,劳动对经济的增长,资本存量对经济的增长,还有一块靠全要素生产力,靠技术创新,体制改革获得经济增长的动能。
我们现在蓄势待发,通过技术创新,希望有第四个全要素生产力驱动,技术创新驱动所有带来的增长极,在疫情以后能够出现,具备这个条件。一是有创新的基础,二是我们和世界上工业革命机会窗口正好合拍,和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相契合。
麦肯锡在其报告《全球化大转型》中, 其提到了全球化的五大转型方向:一是商品贸易日渐萎缩;二是服务贸易快速增加;三是劳动力成本重要性持续下降;四是创新研发越发重要;五是区域贸易更加集中。
中国在疫情之前已经呈现了这个特点。全球化新的时代里,创新型企业增长得更快,知识密集型企业、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发展得很快,劳动密集型相对平稳,现在产业结构里已经表现出这么一个状态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占比和发达国家占比相对增加。
党的十九大就提出来,决胜于追梦这两大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第二个百年目标,要在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时实现中国梦。
这决定了中国经济有三个特征:目标导向、系统平衡、连通开放。疫情之后,它会继续表现出对经济强大的内生推动力量或牵引力量。目标导向,就是通过经济发展里实现这两个百年目标。我们不能唯GDP,但没有GDP也是不行的,它有很多指标需要稳定增长,我们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经济体系创新引领、平衡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次疫情看得更清楚了。所以,今后积极补充建设疫情所反映出来的短板,比如我们的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储备系统,以及战略投向等,社会管理都需要大大地加强。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联动开放,疫情的国际合作开放中,联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三大特征在疫情之后会继续体现出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但取决于前面讲的几个规模大、市场大、回旋余地大等,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强大的发展目标的牵引,有内在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今后稳定增长的局面呼之欲出。如果我们把疫情控制住了,有一个正确的宏观政策的引导,现在国家也已经采取了贴息降息、减税降费、降低成本、“六稳”等措施。我认为,经过我们的努力,今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5%左右,当然这要全国人大根据这个情况进行最后的讨论。
促进中国经济春暖花开“十策”
根据短期和长期,我们当前可以做的以及未来要做的我进行了排序。 “四抓”:抓达产、抓消费、抓市场、抓农民收入。这个事情眼前就可以做,不需要等上面再来布置。当然,我们在严防疫情扩散基础上,保证社会“复工复市”。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请更换浏览器。
第一、抓复工达产。这是疫后恢复经济最重要的工作,电视上讲复工率有百分之九十几,开了门就是复工了,但我们现在还有到岗、达产这个艰巨任务。十天前,全国来看东部地区复工率比较好。现在中西部地区,湖北离鄂通道已经打开,离汉通道马上打开,很多工人出去的进度会进一步提高。现在我们要把产能利用率提起来,每个工厂设备有个额定的,比较理想的生产率、产能利用率一般在70%-80%左右。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不一样,但现在可以对照去年年底的情况,我们达到的是多少,这叫达产率。达产率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和预期生产能力之间的比例,我们要去抓这个事情。
可以从全国发电和煤耗情况来看,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到现在已经过了62天,和2019年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观察全国达产的进度。
我们看去年全国产能利用率76.6%,75%-80%是比较正常的,在今年6月份,我们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能达到70%-75%,恢复生产就成功了。所以,第一个抓复工复产,抓达产,抓原材料、市场、工人,抓各种问题,同学政府要帮助企业,当然企业是主力军。
第二,抓消费。南京市委书记带头吃鸭血汤、昆明市委书记吃米线、杭州发16.8亿消费券启动市场……各地采用各种手段恢复市场。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已经联合印发了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国内消费市场的实施意见。当然,不是说带头吃就是讲政治,我们也要讲究一些方法,消费券的发放要科学合理,以后要延伸。比如教育界,全国中小学课外培训市场很大,地方可以发一些教育券,哪个机构培养得好,教育券就归到他那里去,他就可以到地方财政那里去领钱,逐步去推动。
第三,抓市场。目前供应链、供应端和需求端都受到影响,经过调查,中国处于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们供不了,第二个阶段国际上其他国家疫情暴发,把订单取消了。所以,我们现在复工了以后,在广东、浙江、江苏的很多中小企业都遇到这个问题,大量外贸产品订单被取消、推延。
当下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稳收入稳外贸。一是对一些形势比较好的,有订单的开足马力生产,抓复工、抓达产,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可以把地方的经济这块先顶起来。二是抓市场调整,原来的产品订单没有了,但现在有一块很红火,就是防疫产品,包括线上办公、线上教育大量的视频产品,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产品大大增加,我们通过转产,调结构。
三是进行企业帮扶,政府要采取一些措施,给予外贸企业各种政策的支持,对于一些由于海外订单减少和取消而造成生活困难、生产困难的企业,要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帮扶,或者帮他们转产内销,要帮助企业安排职工再就业,同时帮助理赔保险等法律方面的帮助。
第四,我们要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重要。一个月前我提出了“以工代赈”。昨天发改委已经下达了新一轮“以工代赈”的项目56亿,大概8亿左右里面的劳务收入可以归到农民手里。当然原来发改委就有这个项目准备,原来就在做,现在针对这个疫情加快推出,各地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第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要“少而精”。新基础设施建设当然是我们固定资产投资里重要的方面,支持国家经济像个骨架一样,你这个肌体、血脉才能循环,必须要有基础设施。所以,我国过去4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两次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了GDP的增长、高速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物流成本的下降、交易成本的减少。所以,基础设施有很大的作用,永远是国家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带一路”对海外主要是提供这方面的合作。
中国各个部门企业、政府、个人债务加起来,比例将近300%,我们100万亿的话将近300万亿,所以,负债去搞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行,但我们可以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当中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比方说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用在特高压建设、城际铁路和充电桩上面。
第六,进行新型固定资产的更新,要“大而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更新,可以提高了技术、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所以,我们可以大规模地做这块。
有的说企业都在这样做,不具备反周期的功能。反周期就是经济跌下来的时候,我要把它顶上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可以建,固定资产全国各地都在做,它没有反周期,我们政府可以采取统一措施,利用各种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加速折旧,不就是有反周期的作用了吗?
技术革命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现在全球范围内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实验阶段,正向实际产业应用阶段发展。是否运用新技术是由需求决定的,企业决定花几十万、上百万元来换新设备因为有实际的需要,把原来比较低端的技术换成高端的技术已具备可能。如果有几百家企业都这么做,就把这项技术从实验阶段引到了产业阶段。所以,现阶段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把全球范围的新技术与我国制造业相结合,大规模地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这个目标。
第七,加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四个新”: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2、新型固定资产更新。3、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去旧的城镇化就是搞土地财政,四五年前我们把它纠正为以人为核心,人才是最重要的。农民工为国家承担了太多,必须要改变这一状况,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加快推进人口层次化问题的解决。4、加强城市群的建设,不要很多人都涌到大城市来,我们可以有城市群、大中小城市。比如武汉本来就是一个中游城市群,国家三大城市群还有两个,一个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个是成渝城市群。
第八,微观新型企业组织模式:短期存活策略。疫情带给我们最大的冲击是企业要有灵活的组织形式,要探索灵活用工,线上变线下,短期存活。长期的问题,一是要数字化转型,二是打造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原来的企业组织形式要考虑转型有三条:一是灵活的组织单元,二是多层级的激励方式,三加强核心资源的战略匹配。
第九,宏观经济政策:稳字当头。大家看美国搞住房流动性、QE,中国要不要跟呢?我觉得还是稳字当头。根据中国的情况,财政部2月1日发布了财政贴息支持;2月6日税务局又给出很多减免税政策,还给疫情受到冲击的地区很多补贴,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2月26日再贷款再贴息专用额度。3月16日降准释放5500亿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加大考虑赤字率,央行的进一步降准和降息也在考虑之中。根据中国的情况,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稳妥采用宏观经济政策。
其他的措施。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支持复工复产措施,商务部出台了很多政策,各地要充分的运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中国不要紧跟,要有自己的判断,我们的子弹和空间还有很多,可以应付出现的情况。关键是怎么搞好实体经济,这是一切的基础。
第十,加强抗疫与经济恢复的国际合作。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单干是不行的。三大特征里面联动开放,中国进入了全球化,你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位置是这样的,再想独立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积极加强抗疫与经济恢复的国际合作。
这里我提出一个思路,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搞了六年了,现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又开了一个空间。加强抗疫和经济恢复当中,除了我们力所能及的援助,可以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提供防疫产品,对方需要的产品,按照货币计价买卖。大家看到这个势头,已经在做了。进一步的满足了这些国家的需要,同时我们在这方面也获得了收益,这就是“一带一路”抗疫的国际合作模式。我们有大量的口罩和防疫产品,你们需要,大家通过紧急通道货币交换来进行。同援助结合在一起,但这不是无偿的援助。所以,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模式助推抗疫和经济恢复,我们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交流防疫经验,国际上宏观政策采取一致行动,这些都是重要的可以做的方面。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请更换浏览器。
经济到底会怎样的春暖花开呢?中国是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承担了15%左右的份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反过来世界经济的稳定也将为中国经济的春暖花开提供一个外部环境,这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春天放飞希望,90后的护士在武汉放飞了春天的希望,我们也吹响了疫后恢复经济的冲锋号。党中央已经提出了重要的任务,对形势做出了明确的判断,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国外的防控进入新阶段。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取得防疫的胜利,取得恢复经济的胜利,全国人民共同迎接中华民族辉煌的明天。(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