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智库办主任周湘智在16日的分论坛二“提振信心与智库合作”的第二环节“全球治理改革与智库公共外交”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因此,智库公共外交要登高而鸣、向阳而生,“睁开双眼看世界本来面貌,打开双耳听世界多元声音,张开双臂迎接机遇挑战”。
本文字数约40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智库办主任 周湘智
当前世界,国际问题国内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持续深入开展智库间交往必将带来情感交流、智慧交集、资源交汇与能量交换。大疫三年,中国智库公共外交受到极大影响,2023年是疫情管制措施放开的第一年,必然会有大的变化和进展,相信我国智库公共外交将朝着实效性、高频度、多样化方向迈进。
——要努力为智库开展公共外交创造良好条件。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智库积极有效服务对外工作大局,但目前的外部条件还有待改善,如智库赴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外智库在国内设分支机构。
有人说,国外不少咨询公司到中国开展咨询服务,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政府服务项目,把中国的情况弄得很清楚,还赚走了我们不少钱。当然,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服务,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我们的智库、我们的咨询公司对别人真正了解的有多少呢,有多少能深入他们国家深度了解呢?所以,要创造条件延伸智库对外服务触角,与国外智库建立机制化合作关系,改善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学术研讨、人员往来的便利度。希望在建立派驻国际机构的任职和应聘机制、常驻国外智库与大学长期交流机制、与常驻国外使领馆合作机制、智库研究人员到国内外智库兼职机制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有效解决影响智库专家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制度瓶颈、机制障碍、配套保障。
——有效沟通是做好智库公共外交的核心标准。目前中国被妖魔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被孤立的风险现实存在,这正是智库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机。智库间交往就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公共外交与人和人交往是一样的道理。什么人才会有能有效地与人沟通?才会有真正的朋友?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真诚的、开放的、专业的、自信的、友善的人、乐于倾听和共享的人才会有真朋友。好的公共外交的“智库人设”也是始于颜值、基于能力、立于品行、和于三观、成于服务、见于实效、终于作品。
智库公共外交要取得好的效果,智库专家就一定不能狭隘,不能热衷于战狼式外交。专业理性的交流是最好的粘合剂,智库如果整天怼人是有比较大问题的。我们有“四个自信”,完全可以自信从容、包容理性地开展智库外交,取得最好的效果。各说各话的智库交往能有多少用?名义上是交流、倾听,事实上没有多少效果。
因此,智库公共外交要登高而鸣、向阳而生,“睁开双眼看世界本来面貌,打开双耳听世界多元声音,张开双臂迎接机遇挑战”。要站上国际实践最前沿观察把握事物与动态变化,以全球视野客观观察,理性判断一国一域之事,由关注本土实践向积极开展国际比较、参与全球对话合作转变,注重加强与国外智库同行的方法接轨与理论对话。
——积极为人类安全、财富、自由、信仰、公正等共同利益提供智慧型公共产品,是中国智库的一项重要任务。最近几天,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中国行业趋势报告 2023 年度特别报告》,囊括了对汽车、工业、化工、能源、交通运输与物流、消费品、零售、文化娱乐与体育、通信与高科技、医药与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以及政府与公共等近二十个商业行业领域的前沿洞见,对公共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投资者产生了很好的参考价值,这已是他们连续第4年发布在中国机构看来是商业机密和付费获取的资料,国外大部分智库都将能公开的智库成果都在网上公开,与大家共享。我国智库在这方面的公开性、公益性还有差距。
与日本等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智库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够。要有更多优秀智库人才到相关国际组织任职。如近年来,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先后成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亚非法协等国际组织观察员,直接参与《民用航空网络安全迪拜宣言》起草及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工作。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十余人担任多个国际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和国际重要期刊主编、执行主编;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过勇教授当选国际反腐败学院理事会副主席。
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及全球治理研究和政策对话,提出中国倡议、中国方案,提升参与重大国际议题设置、国际规则制定、国际协商谈判的能力和水平。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