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朱永彪:尚没有围绕“一带一路”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2023宏观形势论坛  /  

朱永彪:尚没有围绕“一带一路”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发布时间:2023-02-09 作者: 朱永彪 

十周年之际,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即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数量呈快速下滑的趋势。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朱永彪在16日的分论坛三“战略布局与智库创新”的第二环节“‘一带一路’十周年与智库国际引导力”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十周年之际,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即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数量呈快速下滑的趋势。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本文字数约3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260db3410e4e24173ef3ac55ceac1bcd.jpg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 朱永彪


各位老师好!感谢主持人,感谢人大重阳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下面我就“一带一路”十周年与智库生态建设谈一点非常粗浅的个人看法,请各位老师和前辈批评指正。


从2022年开始,“一带一路”已经进入新时期。首先是进入到四期叠加期,即早期收获期、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期、隐性矛盾凸显期、显性矛盾爆发期。从去年到今年,十周年之际,才开始有相当一部分的项目真正进入早期收获期阶段。各种矛盾也开始在此阶段显现,中巴经济走廊面临的状况可能会成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其次是议题设置的竞争进入新时期。美国等出台B3W、“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GII)、“全球门户”计划等基建和制造业替代/支持计划等。一方面这是欧美在积极主动应对或试图替代“一带一路”;另一方面,也可视为议题设置的竞争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同时,美国和欧盟的手段、策略和方式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三是二十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定位。虽然表面上报告对“一带一路”讲得不多,但如果从系统性思维考虑“一带一路”在二十大报告中的地位,我个人认为它在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和国外、发展和安全,以及国家战略融合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等方面,在创新对国土空间的利用等方面,“一带一路”也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前面几位老师都讲到了,今年是十周年,并且将要召开第三次高峰论坛。


在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和宣传仍存在一定短板。首先是智力资源稀缺。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智库,至少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智库建设迎来了一股热浪,效果非常明显。但另一方面,智力资源稀缺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学术资源是智力资源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智力资源。学术成果、智库成果、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依旧存在“主从关系”、“重X轻X”的一刀切简单定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径依赖和思维固化。


媒体和智库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应是地方的战略科技力量。我们现在讲战略科技力量,一般都只会想到“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实际上,除了理工科的技术外,在人文社科领域,媒体和智库同样应该是战略科技力量。只有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和美国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差距和竞争压力。


另一个问题是能力与需求不匹配、意愿与能力不匹配。有观点认为议题设置能力不足的本质是中国国际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匹配,认为我们的国家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但国际话语权很小,这是智库和媒体的责任。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媒体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综合国力是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或者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综合国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国际话语权就基本不可能率先达到。


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尚没有围绕“一带一路”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包括学术和智库的生态系统。有学者曾经担心,智库建设及区域国别、“一带一路”等研究会出现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一哄而散的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十周年之际,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即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成果数量呈快速下滑的趋势。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分享的第二个观点是国际引导现状。无论是媒体和智库,都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认可度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讲清楚,尤其是没有给外国人讲清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认可度。其次是时效性问题,无论是债务陷阱论还是新殖民主义等等论调,还包括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韩服汉服之争等,媒体和智库的回应都是比较滞后的,学术研究更是严重滞后,使得我们的回应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外宣的内宣化问题,报道和宣传的内容较为死板单一,输出的政策内容比较多,官方话语比较突出,情绪价值输出多于事实阐述。我们常批评美国攻击中国的内容多,事实上我们自己情绪性的内容可能更多一些。在叙述或者宣传报道方面,宣传的叙事策略往往过于宏大,很少关注具体的个人。如我们经常讲到的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以及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等,这些概念更多的是政治口号,是政策指引层面的内容,是学理意义、研究意义上的,而不是对外传播意义上的。大家看到这些内容时,往往能够理解,但又通常觉得太过模糊。


还需注意的是,我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际舆论引导生态系统和互动体系。跟美国对比,我们发现美国在涉及到对华议题时,往往会有针对性的战略,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生态系统。比如美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国内国际的反华话语同盟。同时,国会跟政客之间进行循环论证,官方和学界之间进行相互配合,科研与智库提供话语支撑。在策略上,明面攻击与暗面的破坏,是在实施综合干扰。再加上舆论渲染与实体制裁,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健全的战略和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建设成功后,就会自动、自然的长期运行。


我们经常说美国在其他国家搞颜色革命,即使假设存在这样一个前提,美国也是基于业已形成的生态系统进行的。比如从官方到军方、安全部门、情报部门再到它的智库、高校、普通美国人再到媒体,形成了非常好的生态系统。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了十周年,但我们在“一带一路”宣传和引导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在未来,我们面临的窘况还是会存在的。未来十年应该要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生态系统建设,或者用系统思维去重视这个问题,为此我提出几点非常粗浅的思考。


一是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与研究的生态系统建设,尤其是要完善智库生态建设。几年前有人统计过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智库已经过千家,但很多智库到目前为止还是三无机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方面真金白银的投入是相对不足的。


二是实现“一带一路”研究从官方推动到自发的学术行动,更好协调“一带一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目前“一带一路”的相关学科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是严重滞后的,这会从根本上阻碍“一带一路”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综合生态建设。


三是在国际引导方面打造挖掘一些小而精小而美的、重点在人的、能够破解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宣传产品和故事。


四是积极布局新技术新业态。颠覆性的新技术往往会重塑行业生态,智库与国际引导也应该提前布局。目前来说就是元宇宙这样一个新的业态已经开始形成。我们曾经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建议尽快制定清晰的元宇宙国家形象战略,支持元宇宙国际传播和相关研究,抢抓元宇宙场景下“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利用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提前布局,能够助力智库自身发展,也能够使“一带一路”建设在国际引导、国际传播方面发挥更好的效果。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