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黄日涵:中国智库国际传播,打铁还需自身硬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2023宏观形势论坛  /  

黄日涵:中国智库国际传播,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布时间:2023-02-03 作者: 黄日涵 

我们要有更多的办法使智库产生更多有效的作品,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国际形象。

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日涵在16日的分论坛三“战略布局与智库创新”的第一环节“俄乌冲突、2023年国际局势与智库国际传播”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们要有更多的办法使智库产生更多有效的作品,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国际形象。


本文字数约3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aad7bd53ed3eb836c0d2f9b1200b9891.jpg

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黄日涵


首先要祝贺人大重阳十周年生日快乐,我印象非常深刻,我第一次到人大重阳应该是在2014年年初,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人大重阳取得了很多成绩,再次祝贺人大重阳。我今天介绍的内容关于中国智库与国际传播,我有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我总结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曾经围绕王文院长的组稿活动写过一些文章,同时也做了一些地区的研究,有美国、德国、以色列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从他们身上也可以学到相应的内容。刚才几位发言老师也提到了加强走出去、引进来和智库网站建设,我将从几个方面尝试阐述。


在美国智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智库跟舆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内容与渠道、输入和塑造的关系。美国智库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他们的观点输入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塑造其需要的话语权;借助议程设置的方式达到他们的宣传效果;同时不断强化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达到美国整体国际话语权塑造的需求。


从目前美国的舆论塑造特点来看,它非常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建设。美国一些大的智库在推特上都有自己的账号,一些智库专家也有自己的推特账号进行国际传播,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在推特上发声是比较孤立的。目前来看,我国现在海外最大的矩阵应该是来自外交部的矩阵,目前,最大的海外账号是外交部系统官方账号。与之对应,我国推特粉丝账号超过10万粉丝的屈指可数。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传播下了很大功夫,他们不仅在重点打造新媒体账号,而且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来说,目前我们的传统媒体跟他们的传统媒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我们在海外影响力比较大的CGTN,其最大受众是在印度,美西方国家的受众比较有限,而西方传统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受众比较广。目前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设两个方面,我们相比美西方国家来说有非常大的差距。


未来的世界传播与舆论场上,应该是中国和美西方国家长期的博弈的过程。加强对话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个人深有感触,我特别佩服王文院长经常走出去。出去是有效果的,对自己认识这个世界、沟通和交朋友是有作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对美西方国家和特定地区的智库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中国智库目前面临一些传播的困境,我个人觉得目前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库多智少。这个问题有很多年,这些年有很大改进,但仍然存在。中国智库越来越多,实际上真正研究人员和产品没有大幅度增长。有些智库的专家是一个人身兼好几个岗位,今天在这个智库,明天在那个智库。从体系性来看,跟美国实现全方位的竞争需要更多的智库人员,包括培养更多的老专家带着中青年学者共同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是解读文献多,而走出去较少。很多时候往往是对单一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占据的工作量比较大,实际上走出去比较少。尤其是在这三年,受到疫情影响,走出去显得更少。希望2023年以后,大家有机会更多地走出去。王文院长去年在俄罗斯两个月的时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需要多走出去,才能更多了解一线的现状。特别是现在需要重点加强区域国别的研究,目前,我们对区域国别的研究,仍然处于不够了解的阶段,目前我们有几个区域国别专家长期在当地能够有经营,或者做一些田野调查,能够有长期的蹲点呢?在这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汪段泳教授,我非常钦佩,他在非洲实地考察了三四年的时间,去年去到阿富汗7个月。像这样能够走出去了解当地的专家需要多一点,对智库生产更多有效的内容是有用的。


三是空话套话稍多,而接地气的显少。我们其实都应该都有感触,而且非常明显,往往很多专家学者经常说正确的“废话”,把空话套话来回说。真正解决问题的,有实招的话没有人敢说,没有人想说,或者没有人能说,这是目前中国智库界存在比较普遍的现象。


四是有效的系统性研究非常少。我们要做一些实质性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每次到了美西方国家在舆论传播上恶意攻击我们之时,我们是否能在思想和内容上提前有所储备,并在第一时间拿出具体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比如美西方国家所炮制关于涉疆、涉港等谬论的时候,我们如何有力驳斥呢?目前这些内容的细致研究目前做得非常少。要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就必须有系统性规划,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越细致越好,最好能够挖掘到一些最细节的内容,研究清楚这些细节的、具体的内容对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取得公信力、正面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我想讲有关中国智库的应对之道。我认为有几个特点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有两点,首先是渠道的问题,传统媒体平台CGTN在海外的受众仍然远远不够,需要继续下大力度,做足功夫,扩大影响力。另外,在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平台比较难走出国门,海外互联网舆论传播平台基本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中。现在唯一走出去的平台是Tik Tok,但由于Tik Tok运作模式有别于抖音,因此要让它发挥巨大作用,可以说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的平台建设非常重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很大的空间。以借助海外在推特上,我们是不是能有几个账号拿得出叫得响呢?包括智库的账号有几个拿得出叫得响呢?别说在海外了,就算国内,有几个号做得响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智库往往面临经费来源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大重阳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首先依托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其次立足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上到下的重视,再次是重阳投资的投入,另外是王文院长个人的努力和重阳金融研究院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其中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比如要走出去、要办会、要进行国际化交流,每年的运营资金怎么办呢?所以资金问题是能够解决智库发展非常必要的一点。


三是舆论主战场要有主力军。刚刚我们说到面临美西方国家的抹黑,像人大重阳这样的智库能否及时站在主力军的位置上进行有力的驳斥就非常重要。所以,加强主力军的建设,与相应配套的游击队的建设都至关重要。


最后一点我想讲新领域要有新办法。这些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些老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们要有更多的办法使智库产生更多有效的作品,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给我们带来更好的国际形象。只有我们智库真的拿出来内容生动、翔实的好产品、好思想、好实践,才能真正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才能做出中国智库人应有的贡献。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