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潘庆中:当下亟需建立智库的国际传播信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趋势研究  /   2023宏观形势论坛  /  

潘庆中:当下亟需建立智库的国际传播信用

发布时间:2023-02-06 作者: 潘庆中 

智库的国际传播首先得建立传播的信用,没信用,不管你怎么传,但没人信。怎么建立信用?建立信用,就得讲真话,不能今天讲的和昨天讲的是矛盾的,明天讲的和今天讲的又是逻辑不通的。建立信用,就是传播的内容高质量,而要有质量就需要做研究。

2023年1月16日-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年宏观形势年度论坛暨第四届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成功举办,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潘庆中在16日的分论坛三“战略布局与智库创新”的第一环节“俄乌冲突、2023年国际局势与智库国际传播”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建立信用,就是传播的内容高质量,而要有质量就需要做研究。


本文字数约1400字,阅读需要2分钟。


3e3a2e08415230d0843f34f6787cadd4.jpg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潘庆中


智库的国际传播首先得建立传播的信用,没信用,不管你怎么传,但没人信。怎么建立信用?建立信用,就得讲真话,不能今天讲的和昨天讲的是矛盾的,明天讲的和今天讲的又是逻辑不通的。建立信用,就是传播的内容高质量,而要有质量就需要做研究。


我的观点归纳起来两小点:


第一,智库的建设得建立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是要在实地调查、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分析,需要有逻辑,需要实事求是,提出政策建议。否则,智库的发展走不远。所以第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做扎实的研究,建立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智库是要提供作品的,作品是要可信的,是需要经得起检验的。


我最早听到智库是上大学的时候,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面临很多的挑战,提出了包括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等方面的观点,据说卖出了四千万册。报告出版后一年,1973年就出现了全球能源危机。他们的研究是有结论的,所以研究成果要走在前面,才能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预测、预期和指导。要想传播好,就要做符合常识、遵循逻辑、实事求是的研究,也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做传播。


第二,智库需要合作。过去三年,利用假期,在国外和一些智库,研究机构沟通交流,深感智库之间要合作,中外合作,国内合作,比如智库联盟的方式等。智库之间多沟通、多了解、多合作,会大大拓展我们的认知,加深我们的认识,有时甚至颠覆我们原有的结论。知识来自于书本、调研和观察,现在大多都来自于网络了,信息很多,知识点也很多,但偏差也多,如果再搞点推送的伎俩,和掉井里差不多了。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在疫情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们需要重启,“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合作。


关于合作我就提个小建议:我们可以跟海外智库合作一些项目。据说现在全世界有近8000家智库,宾州大学的统计已经超过8000家,中国现在有近2000家,当然也包括一些有库没智的。布鲁金斯学会1916年就已经成立了,他们肯定有好的经验,这值得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联合成立智库不太靠谱,我们不像企业可以做Joint Venture搞合资企业,智库是NGO,但我们在项目上可以多合作,像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今天上午提到的中国GDP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38.6%,像产业链、全球化、绿色发展、减贫等等方面,就像高校跟国外的很多合作项目一样。刘英老师说得特别好,我们的智库传播是面向国际的,我们不需要“内卷”,我们也不要自说自话,自言自语。我们跟国外智库合作,互相学习了,合力研究了,共同发表了,一起讲事情了,有信用,有质量,受众就容易接受,听者就会越来越多。


这三年来面对面接触到的海外研究机构,他们都非常想了解中国,非常想跟国内智库合作,但这三年的线下交流基本上停滞了,线上交流是有限的,网上得来终归浅,当面交流有真传。放开以后,希望能当面沟通出很多合作项目,通过合作项目,通过共同的研究和共同的嘴,做出好效果的传播。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