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何亚非: 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全球治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何亚非: 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全球治理

发布时间:2019-12-02 作者: 何亚非 

总体布局简而言之就是: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纲,纲举目张,从中国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着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通过数百年上下求索,流血牺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和“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环境的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作者何亚非系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2日观察者网。


一、19届4中全会决议对中国开放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都有系统性阐述,您能否说说中国未来这方面的总体布局以及与过去比有何转变

 

答:总体布局简而言之就是: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纲,纲举目张,从中国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着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中国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通过数百年上下求索,流血牺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和“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环境的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


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五个现代化,即:如果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数十年艰苦奋斗取得的四个现代化成果就难以持续上台阶、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遇到困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包括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全覆盖的,表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制度都要坚持和完善,为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定、全面的制度保障。


从这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再对比资本主义社会深深陷入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和极端政治泛滥的制度性危机,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创新的以党的坚强领导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并吸收世界各种文明优秀思想,通过数十年实践、试错、提炼并为中国人民所拥护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强烈的时代优势。我们的制度自信是脚踏实地、内心丰富、思想深远的自信。


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70年里,对外开放在中国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勿容置疑。其实,新中国一成立,就采取了向世界开放的态度。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印尼等国就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当时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就遭遇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中国无法真正向世界各国开放。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由中美相互重新打开大门开始,中国得以通过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大潮,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南北合作,还是南南合作,中国都积极投入,成为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面对充满风险和动荡的世界大变局,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加剧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国际场合强调,中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无论是中国国内发展,还是国际合作,坚持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建设开放性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身体力行,从“一带一路”到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巩固和完善了全球治理体系,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风范。


三、如果说70年以来,中国主要是全球规则的适应者,随着经济体量增大,如今越来越表现为规则的制定者,甚至是西方眼中的挑战者,您如何看待这种身份转变所引发的西方焦虑?

 

答:70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走过了曲折向前的道路,从50/60年代与世界经济相对隔绝,到70年代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如今积极参与并在自由贸易和气候变化等领域主动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从人均不到200美元的经济体、成长为人均接近10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进出口国。这样的成长过程就规则制定而言,意味着从过去遵守既有规则,到如今依然遵守规则,同时参与新规则的制定,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面对多边贸易体系核心WTO的改革,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改革倡议,必不可少。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垄断了全球经济事务的主导权,以美国为首的G7就是典型例子,被称为“富人俱乐部”。过去世界经济金融出了问题,G7 就会出面来解决问题。直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才在G20框架内有了发言权,真正进入了世界经济的“决策圈”。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狭隘角度来看待这种变化,认为中国的发展挑战了美国的贸易、经济、金融霸权,“战略焦虑”由此滋生,并借此锁定中国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甚至采取经济、科技“脱钩”的错误政策。这是对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的历史性“误判”,不仅对中美关系将造成重大伤害,还将在世界范围造成更大混乱和不确定性,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增大经济下行的压力。IMF最近再次把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调低至3%。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需要冷静应对,保持战略定力。我们既要坚定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又要敢于迎接挑战,积极支持全球治理体系的正常运作,支持合情合理的改革要求,及时提出针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中国所做的不是因为身份的变化,其实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身份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改变的是国际环境和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判断”。


四、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多边主义遭遇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一是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很好解决贫富差距扩大问题,随之不断膨胀的民粹主义思潮造成民众怨恨增加,导致国内政治极端化和社会阶层的分裂,反映在对外政策上,是“美国第一”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随意退群,造成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严重混乱和更大无序状态。


二是美国把金融优势、经济霸权“武器化”,单边主义制裁盛行,给多边主义以巨大打击。经济全球化蜕变成“区块化”(Blocs),大国关系紧张,地缘政治矛盾加深,多边主义赖以生存的大国共识基础荡然无存。


五、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积极维护多边主义的动力在哪里?

 

答:多边主义是中国外交70年来的坚守。中国外交始终信奉公平正义、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事务需要各国共同商量,不能由一二个国家说了算。


我们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坚持履行大国担当,与世界各国合作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坚定不移的维护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联合国宪章》包罗万象,始终是国际社会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以规则为基础全球治理体系的“罗盘”。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东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发挥了建设性、互补性作用。


这几十年,多边主义内涵、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成立之初,主要是建立大国协商一致的集体安全体系,确保避免再次发生战争浩劫。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冷战终结,世界多极化加速,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以多边协商、谈判解决地区和全球问题成为处理世界事务的主要渠道。多边主义从政治安全领域,扩大到经济金融、健康卫生、科学技术、标准制定、外空海洋、网络空间、军备控制、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其理念和机制与各国外交和全球治理密不可分。


虽然这些年多边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和打击,中国认为多边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共同合作解决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在如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高度连接的现实中,任何国家既不可能孤立发展,更难以在危机面前“独善其身”、全身而退。


六、作为一个大国,请举例说明中国在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举措,希望如何塑造新的世界秩序、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

 

答:举三个例子:


一是2008年中国通过支持G20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G20杭州峰会,对全球挑战从经济增长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大国政策协调,都提出了提升全球治理水平的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为推动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又一个重大贡献,希望通过帮助提供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所需要的融资、技术和人才,加快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增加互联互通,扩大贸易、货币和人员往来,做大做厚“蛋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美与共”的目标。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已经四处可见。


三是中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坚定支持和强力执行,中国不仅为此建立了自身的国家目标,积极予以推进,还利用G20、BRICS等平台推动各国建立国别计划,推动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