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周戎: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周戎: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发布时间:2019-10-29 作者: 周戎 

由巴基斯坦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萨戈达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巴基斯坦中国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法扎尔·拉赫曼博士率领的巴基斯坦青年学者访问团一行于2019年10月9日到17日对中国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陕西西安、北京等三省、直辖市和四个地区进行了考察访问。而他们抵达新疆时,正好是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伊姆兰汗总理的时刻。习主席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巴友谊始终牢不可破、坚如磐石,中巴合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不断拓展深化。

作者周戎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0月28日《华商报》。


由巴基斯坦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萨戈达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巴基斯坦中国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法扎尔·拉赫曼博士率领的巴基斯坦青年学者访问团一行于2019年10月9日到17日对中国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陕西西安、北京等三省、直辖市和四个地区进行了考察访问。而他们抵达新疆时,正好是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伊姆兰汗总理的时刻。习主席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独一无二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巴友谊始终牢不可破、坚如磐石,中巴合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不断拓展深化。中方始终将巴基斯坦置于中国外交优先方向,在涉及巴基斯坦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将继续坚定支持巴方,愿同巴方一道努力,加强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打造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代表团成员对此深受鼓舞。


在访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专门组织巴基斯坦客人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参观。并事先告诉代表团成员,即你们在教培中心,想问什么,就问什么问题,想找什么人聊,就可以任意找什么聊。


代表团团长法扎尔·拉赫曼说,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在新疆可以任意采访,不受限制。我们亲眼目睹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年前我到新疆还感觉新疆的建设发展速度不快,但这一次令我们大饱眼福。我们代表团成员绝大部分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过去受西方媒体对中国新疆歪曲报道的影响和污染很多,对很多报道,他们将信将疑,但百闻不如一见,这次他们到新疆亲眼看到了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的生活,愉快的心境,看到新疆人民安居乐业,看不到任何混乱,看不到任何负面现象。这些都是装不出来的。我们代表团的成员服气了,甚至有成员说,什么时候我们巴基斯坦能够治理到新疆这样好。我们准备在回到巴基斯坦后,通过事实来纠正不少人因受西方媒体歪曲报道影响,而对新疆的改革开放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印象。


代表团成员巴基斯坦新闻24前办公室主任、记者、评论员奥恩·阿巴斯满怀深情地说,我们请中国朋友放心,我们这些人在国内有不少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后面还有追随者,他们对我们的话语十分尊重和信任,我们要通过我们在巴基斯坦的话语权,不断弘扬中巴友谊,不断宣传我们在新疆看到的真实景象。我们要使得合作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有效。我们愿意与那些情绪激动、受歪曲报道影响的巴基斯坦青年坐下来,慢慢谈,引导他们说服他们,感化他们,改造他们。


代表团成员、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尼扎马尼先生指出,我们需要用更多的办法促进中巴经济走廊。我的意思是说不仅要建立中巴经济走廊,而且要建立中巴媒体走廊,使得在媒体走廊里,多释放正能量,多影响巴基斯坦媒体,多用生动、积极、鲜活、感人事迹影响巴基斯坦人民和巴基斯坦舆论,此外我们还应通过启动两国大范围的旅游合作促进两国的民心相通。


代表团成员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和国防大学访问学者亚明博士(女)认为,不要以为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故事会得不到巴基斯坦民众的尊重和喜爱。最近在巴基斯坦放映的有关中国男青年与巴基斯坦姑娘成家的的消息,得到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的喜爱,我热切期盼更多的巴基斯坦青年学会汉语,学好中国文化,也期待在巴基斯坦的六万多中国人(包括华人华侨、中资机构和中国企业的员工) 能够热爱巴基斯坦,也能学习一点巴基斯坦的当地文化,参与巴基斯坦的社会生活,使得两国之间的民心相通有了载体和媒介。


代表团成员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人员、中国研究会协调员、国际伊斯兰大学访问学者设拉孜女士说,这一次到新疆的所见所闻、耳闻目睹、深入访谈完全颠覆了我对新疆的原有成见,说实在的,以前我受西方媒体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但这一次颠覆我对新疆的负面印象也是不知不觉的,我在回国后,一定大力宣传新疆稳定、和谐、幸福、安康的社会生活,宣传新疆人民的积极向上心态和对实现未来中国梦(包括新疆梦)的理想。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