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王文:大胆拥抱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王文:大胆拥抱中国

发布时间:2019-11-05 作者: 王文 

在开罗,我与多位埃及外交官建议,埃及应给予中国护照免签待遇,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中国旅行者来埃及,促使埃及经济发展。让我稍有意外的是埃方的为难:埃及酒店不够,购物商厦不多,支付系统不发达,中文导游也缺乏,要是中国人来太多,埃及不一定能承受。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文英文版刊于11月5日《环球时报》英文版专栏“Wang Wen on Changing World”。


在开罗,我与多位埃及外交官建议,埃及应给予中国护照免签待遇,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中国旅行者来埃及,促使埃及经济发展。让我稍有意外的是埃方的为难:埃及酒店不够,购物商厦不多,支付系统不发达,中文导游也缺乏,要是中国人来太多,埃及不一定能承受。


中埃关系不错,埃及是旅游大国,但埃及政府显然对中国旅行者还持有保留态度。2018年,中国人有1.5亿人次出境,但中国人赴埃及的旅游者大约为50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的出境人均消费为5565美元,而美国的出境人均消费仅为1476美元。


相比之下,一些拥有旅游资源、过去对中国人不太积极的国家正在转变。俄罗斯、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60多个国家都给了中国旅行者落地签或免签。2017年,位于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悄然换上了三语标识(俄文、英文与中文),中国人赴俄旅游人数年均增长迅猛,于2018年超过200万。埃塞俄比亚首都亚斯亚贝巴的博莱国际机场也有了中文标识,还能微信支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


当然,我完全理解埃及政府的迟缓。这是许多国家对“中国人来了”的普遍心态。他们希望与中国搞好关系,参考中国经验,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贸易、投资,但本国的基础设施与软件却没准备好,有的担心无法应对中国,有的还担心过于依赖中国,甚至对中国崛起的未来充满恐惧。


这里当然有中国方面的原因,中国游客喜欢组团游,过于热衷购物,有的大声喧哗,有的不讲究卫生,乱丢垃圾,中国游客不算是最讲文明的国际旅游团组。中国投资也未必都完美,有的债权过大,有的项目对环境破坏产生风险、有的工程质量尚需提高。


但与历史上的大国比较,中国仍是最温和、最文明的崛起大国。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掀起的大航海时代,带给人类的是对陌生世界的探索,却伴随着早期的殖民;18世纪开始以英国、法国、德国人为主力的资本时代,带给人类的是工业革命,却也伴随着奴隶贸易与列强战争。20世纪上半叶,一战、二战将世界带入到了人类文明的谷底,而下半叶的美苏冷战。


相比之下,中国崛起带动的走出去,无疑是“缺点最少的”全球化。坦率地讲,我不认为,中国完全准备好当一个全球强国,中国的全球化政策与人才储备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国际旅行者、投资者的脚步,而后者数量庞大,素质又往往参差不齐。


世界面临着如何接纳崛起中国的世纪难题。许多国家在慢慢调整,但也有许多国家在犹豫、迟疑。糟糕的是,还有一些国家在阻碍,不愿意接受中国走出去的事实。


2019年是“历史终结论”提出的30周年。始作俑者弗兰西斯•福山已反思,历史尚未终结,真正的世界历史刚刚开始。中国人无疑是新的世界历史的开拓者、探索者与创新者。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仍是融合与磨合。认知差异,意识形态偏见,利益分歧,在全球大变局面前都不算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是对以中国为主要变量的全球大变局保持着积极、开放的心态。


拥抱中国,影响中国,获益中国,可能不一定容易,却不失为性价比最高的全球化选择。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