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张敬伟:人民币“破7”成美汇率战的借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张敬伟:人民币“破7”成美汇率战的借口?

发布时间:2019-08-07 作者: 张敬伟 

8月5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跌破7关口。对于人民币“7”关口,央行随后火速回应,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破7”曾被市场分析者视为破了“铁底”。内蕴之意很深: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破7”将是市场拐点,引发一定程度的资本市场震动;另一方面,“铁底”也彰显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作者张敬伟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刊于8月6日美国《侨报》。 


8月5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跌破7关口。对于人民币“7”关口,央行随后火速回应,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


“破7”曾被市场分析者视为破了“铁底”。内蕴之意很深: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破7”将是市场拐点,引发一定程度的资本市场震动;另一方面,“铁底”也彰显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两岸”双双“破7”确是资本市场的大事件,即美联储十年来首次降息带来的影响。美联储十年来首次降息的“灰犀牛”冲进不确定的全球资本市场“横冲直撞”,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人民币“破7”符合市场传导逻辑。


央行紧急喊话后,人民币又迅速回升至“6区间”。由此亦显,中国有能力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合理均衡水平。


人民币回升了,带来的市场风险还在蔓延。包括A股在内的亚太股市全部承压下跌,国际金价则因为市场避险因素而上扬。欧洲股市也受到波及,纷纷下跌。值得一提的是,白宫逼迫美联储降息的主因是美联储加息和美股下跌形成因果关系。因此,特朗普需要美联储降息来刺激“特朗普行情”。美联储降息,美股上扬力道不足,当特朗普宣布从9月1日起对华输美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时,美三大股市纷纷下跌。上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2.6%,跌至6周多以来的低位;标准普尔500指数跌3.1%,不仅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而且创下2018年12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92%,跌至5周以来的低位。年初至今,道指数累计上涨14%。


美联储降息未必给美国股市带来刺激效应,反而让全球市场陷入风险动荡之中。人民币“破7”,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条件反射。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体,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占了三成,美联储降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 


一方面,从美联储加息周期对新兴市场股债汇三市的影响看,印度这样的全球第二大新兴市场国家,也深陷股债汇“三市三杀”困境。阿根廷、巴西、土耳其“三市”则濒临崩溃边缘。但是人民币汇率维持了稳定性。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2015年的“8.11”汇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摆脱了单边升值模式,形成了有弹性的双向浮动,确立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双锚机制”,人民币不再和美元挂钩。来自美国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美元因素的影响,虽然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了一定冲击,但是由于人民币和美元不再挂钩,因此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风险传导大大降低。2016年年底中国继续扩充篮子货币种类,2017年5月引入逆周期因子,形成了“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报价新机制。2018年,为适应人民币汇率市场变化,央行更加灵活地通过外汇工具调整,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更重要的是,经过中美经贸摩擦的考验,中国经济承受了压力维持韧性与活力。中国还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托底,中国有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美联储降息,全球不少重要国家的央行已经加入降息潮,但中国央行表示不会大水漫灌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会失控而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锚货币。


过去20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在“6-8”的区间波动。“破7”,天塌不下来。不再紧盯美元的人民币,和篮子货币相比,并未贬值。因此,美联储可以折腾,美元可以继续消耗全球信用,人民币却越来越有“全球货币相”。(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