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4 作者: 关照宇 邹本硕
2019年11月4日,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六国共同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泰国曼谷正式谈判完成,除印度中途宣布退出外,其余15个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的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意味着覆盖全球人口44%、全球贸易40%、全球GDP30%的全世界最大自贸区即将呼之欲出。
作者关照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邹本硕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删减版刊于11月13日中时电子报,此版为原文。
2019年11月4日,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六国共同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泰国曼谷正式谈判完成,除印度中途宣布退出外,其余15个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的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意味着覆盖全球人口44%、全球贸易40%、全球GDP30%的全世界最大自贸区即将呼之欲出。
RCEP谈判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历经7年时间,先后举行了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和28轮正式磋商,其谈判过程可谓充满艰辛。如今,这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类型最全、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对当前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抬头的时代浪潮做出了有力回应,更标志着屡屡受挫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建设曙光再现。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能够顺利达成,这本身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日韩三国的合作需求与意愿。在达成RCEP谈判的15个成员国中,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且存在极强的互补性。作为全球第二、第三以及第十一大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比超过20%,在RCEP成员国中占比达2/3,并且三国贸易结构存在极大的互补空间,中国制造业、互联网经济、服务业发展迅速,日本金融业、医疗以及科技领域具有优势、韩国在旅游、影视等方面发展强劲。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使得三国之间的合作需求要远大于其他成员国,三国之间强烈的合作意愿也在推动RCEP达成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次,RCEP的达成有利于进一步削减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政治障碍。自2002年建设“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提出以来,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便始终掣肘于政治关系,萦绕于三国之间的诸如中日钓鱼岛争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韩国部署萨德事件以及日韩历史问题等政治纠纷使得“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直停滞不前。而RCEP的达成不仅对于实现三国经济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多边贸易的蓬勃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更能使得三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完成机制化转型,减少因政治关系带来的冲击和干扰,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保驾护航。
与RCEP谈判进展如火如荼以及印度中途退出谈判备受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鲜有舆论注意到,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之一的台湾却并未参与其中。在RCEP谈判达成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合作曙光再现的情况下,台湾似乎有望成为印度退出之后的“第16个”经济体。然而,RCEP谈判达成对于中日韩自贸区合作的推动却使得台湾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浪潮兴起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外向型经济体抱团取暖的最佳方式。而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参与者所施加的限制条件使得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台湾始终游离于亚太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之外。根据台湾财政部门公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台湾进出贸易总额约6,188亿美元,其中的65%、约4,022亿美元是与RCEP国家相互贸易得来的。因此,选择加入RCEP对于台湾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回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机遇;反之,若眼看RCEP顺利启动而无动于衷,台湾经贸将面临严峻挑战,岛内受害最深的传统产业将为求生存而被迫出走,直接影响广大基层劳工就业,从而进一步扩大岛内渐趋恶化的贫富差距。但另一方面,同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与台湾在许多产业上具有竞争关系,而日本及中国大陆分别是台湾最大进口国与最大出口地区,若RCEP达成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于台湾在区域整合及国际产业经贸竞争上会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随着今年12月份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即将在成都拉开帷幕,在RCEP谈判达成的推动下,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必将成为三国领导人关注的焦点。但不论此次峰会上中日韩自贸区进展如何,对于危机日益逼急的台湾而言,无动于衷无异于坐以待毙。(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