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刘志勤:“白色清单”和“白色供应链”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刘志勤:“白色清单”和“白色供应链”

发布时间:2019-08-12 作者: 刘志勤 

日韩之间的贸易摩擦让“白色清单”浮出水面。为了惩罚韩国的反日情绪,日本假借国家安全,把韩国清理出日本的“白色清单”,作为报复,韩国也决定把日本驱除出韩国的“白色清单”。两国如此干脆利索的“清理门户”,令世界大开眼界:昔日亲密盟友,如今反目成仇。昨天同一战壕,今天刀枪相见。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8月12日观察者网。


日韩之间的贸易摩擦让“白色清单”浮出水面。为了惩罚韩国的反日情绪,日本假借国家安全,把韩国清理出日本的“白色清单”,作为报复,韩国也决定把日本驱除出韩国的“白色清单”。两国如此干脆利索的“清理门户”,令世界大开眼界:昔日亲密盟友,如今反目成仇。昨天同一战壕,今天刀枪相见。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但是,叹息之后,人们开始注意那个“白色清单”,究竟是何方妖孽,竟然会让盟友变敌手?


其实,所谓去“白色清单”主要是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互惠便利名单,也就是各自国家把“志同道合”,利益互补的国家列为优惠对象,享有关税,价格,市场准入,质量保证,产权保护,合作模式,和利润回报等领域均享有特殊关照。一句话,一张“白色清单” 把世界许多国家分为“家人” ,不在名单之内的属于“外人”。 其中的不公平,不公正是公开的秘密。


这类“白色清单”主要存在于先进的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技术重新薄弱,资金稀薄,基本是被排除在外的,属于“请多关照”之列的,没有什么发言权。


美国一直有一个“最惠国”待遇条款,是给那些它认为最有发展潜力,有可能是最听话的国家列为美国“最惠国”名单,该国家的商品可以享受较大的优惠进入美国市场,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待遇。中国在进入WTO之前,先以“最惠国”待遇与美国贸易多年,美国市场从此出现大量的中国造。可以说,中国在进入WTO之前的二十年,正是中国与美国等世界经济列强经历“凤凰涅槃”般磨练,当进入WTO时的中国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焕然一新了。


“白色清单”现象的存在是不公平的,也是从根本上违背WTO的公平公开原则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特点:


第一,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以政治价值观为主要政治取向,换句话说是他们认定的“市场经济体”是重要前提。


第二,由于价格存在两个标准,就可能存在一种类似“阴阳价格”。同样的商品,他们卖给“白色清单”上“家人”的价格远远优惠于他们卖给“外人”的价格。而且,最主要的是第三点,许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只能卖给自己的“家人”,绝不卖给“外人”,有点像中国旧时艺人,技术不传外人,有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旧俗。


随着全球化席卷天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国的小圈子活动挤压十分严重,“白色清单”在某些国家越来越变味了,不少国家把“优惠政策”当成工具或武器,用来打压和征服对方,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优惠”的本意。最近发生在日韩之间有关“白色清单”的冲突最能说明其中的秘密之处。


“白色清单”的存在使我们知道世界上还存在一条“白色供应链”。这个“白色供应链” 是给那些在“白色清单”上的特殊客户的“特供”,这个供应链的存在实际上是对WTO原则的挑战,也是对WTO规则的破坏,因为它们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了。

由于存在双重标准,双重价格,和双重待遇,不少国家对这种“白色清单”类不平等条款深恶痛绝,也恨之入骨,要求加强改革,彻底改变这种公开的“蔑视性” 文件。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与技术水平的不同,各国彻底取消“区别对待”的做法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但是要齐心协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尽量减少因为“白色清单”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让世界变得更加平和安全。(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