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重阳网 吕冰洋:口罩该不该涨价?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吕冰洋:口罩该不该涨价?

发布时间:2020-02-24 作者: 吕冰洋 

疫情突如其来,迅速打乱了防控疫情的供需关系,与防控疫情有关的商品如口罩、防护服等短期内面临紧缺局面,保障物资供给成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的关键。近期,各地陆续打击一些与防控疫情有关的物品价格上涨问题,但是对于这种打击行为,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其效果也存在观望态度。实际上,疫情一开始,经济学界就有一个讨论:“口罩该不该涨价?”甚至将其引申为该不该“发国难财”的辩论。

作者吕冰洋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2月13日中国网。


疫情突如其来,迅速打乱了防控疫情的供需关系,与防控疫情有关的商品如口罩、防护服等短期内面临紧缺局面,保障物资供给成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争的关键。近期,各地陆续打击一些与防控疫情有关的物品价格上涨问题,但是对于这种打击行为,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其效果也存在观望态度。实际上,疫情一开始,经济学界就有一个讨论:“口罩该不该涨价?”甚至将其引申为该不该“发国难财”的辩论。



赞同涨价者认为,商品需求会随着灾害产生而猛增,供需会出现很大的缺口。如果不允许商品涨价,那么供给迟迟满足不了需求,反而延误救灾工作开展,此时应该允许价格随市场变化,由市场来调节供求关系。反对涨价者认为,在灾害期间,允许商品涨价会引发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会严重冲击社会秩序,因此不应该允许商品涨价。


实际上,经济学理论在说明市场优势的同时,也早就告诉我们,市场会存在失灵,任由市场价格涨落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在灾害期间,与救灾相关商品会因为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性而失灵。一方面灾害是社会事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商品供给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一致;二方面灾害期间各类信息漫天飞,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性大大增强。这时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是克服灾害影响的重要保障。


那么,怎样解决救灾物资紧缺问题呢?经济问题不外乎供给与需求问题,解决办法同时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这需要政府与市场进行很好的配合。


1 供给刺激


要调动救灾物资生产部门的生产积极性,就要让它们在不涨价的前提下有利可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此时财税政策大有可为。一是补贴政策,例如可以对厂商生产口罩时,按平时销售价格一定比例予以补贴;二是税收优惠,对相关生产企业予以减免税收的优惠。两种措施都能保证既稳定商品价格又能让厂商赚到钱,比较来看,补贴政策见效快,可以在灾害一发生时就发出信号,而税收政策因为只能在企业有税的前提下才能让其感觉到好处。同时,为打消厂商灾情结束后供给过剩的担忧,政府可以宣布对过剩商品予以收储。


2 需求控制


灾害期间人们的恐慌情绪会蔓延,非理性需求会大增,进而加大供需矛盾,对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需求控制。例如有的地方出台政策,要求每个人只能买五个口罩。甚至在问题严重时,可以取消市场,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例如战时计划经济常常直接对某些物资禁止市场交易,只能通过配给来解决需求,二战中不论是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还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美国,均采用过配给制,只不过范围有大有小。在古代战争中,受围困的一方采取这种措施是通行做法。


3 资源重新配置


灾情爆发在某个地区,局部市场与全局市场的供需情况就会存在差异,在短时间内改变灾情地区市场供需状况的最快做法,是在全局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此时需要更高层级政府根据全局信息来调配资源,这次疫情期间中央抽调各省医护资源驰援湖北,就是一种进行全局资源配置的好做法。


政府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势与劣势,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抽象地分析并不能得出孰高孰低结论,“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面对灾情冲击时,两者通力合作才是最佳方式。近期各部委连续发文,包括减税、财政贴息、收储、定向贷款、限价等,均是试图在政府与市场间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方式,其措施也不外乎以上三点。事后看,如果说有什么待改进地方,那就是:政策制订和宣布再早一点,地方政策应变权再大一点,财政补贴政策再多一点(这次应对疫情的财政补贴政策采用的很少)。做好这三点,“口罩该不该涨价”问题就可以休矣。(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关键词